父女齐心,耗时一年,成功破解火星外星信号

2023 年 5 月,一条独特的编码信息从火星发送至地球,这标志着在为人类接收真正的“外星信号”做准备方面的一次关键测试。

其来源是什么?是欧洲航天局的“ExoMars 微量气体轨道飞行器”,这是由 SETI 研究所和绿岸天文台的常驻艺术家丹妮拉·德·保利斯领导的“太空中的信号”实验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探索解码潜在外星通信所需的技术。

一对父女,肯和凯利·查芬,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成功破译了这条消息。据欧洲航天局(ESA)称,查芬夫妇通过直觉和大量的模拟测试相结合的方式,揭开了信号隐藏的内容。第一步——从原始无线电数据中提取信号——在约 5000 名公民科学家的协作努力下,仅在 10 天内就完成了。然而,真正的挑战在于破译底层代码。

查芬夫妇发现,该信号“包含运动”,暗示了与细胞形成或生命有关的概念,但其确切含义仍难以捉摸。正如欧洲航天局所强调的,解码并不能保证理解,解读这条信息带来了更复杂的挑战。

丹妮拉·德·保利斯(Daniela de Paulis)强调了接收到外星信号的全球影响,称其为“对全人类而言是一次具有深远变革意义的体验”。她说,该项目借助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模拟此类事件并为之做准备,引发了一场多学科共同努力以获取其意义。

[caption id="attachment_13384" align="alignnone" width="1200"]

去年,欧空局的“火星微量气体轨道器”传向地球的一个无线电信号包含了这幅描绘五种氨基酸的图像。

虽然对这条模拟信息的解码促进了理解的加深,但解读真正的外星信号可能困难得多得多。 人类关于语言和交流的概念与我们在地球上的经历紧密相关——我们的物理学、感官知觉以及语言的演变。

相比之下,外星交流可能截然不同,它可能类似于气味或自然现象(比如风中树叶的沙沙声)这类抽象的事物。

尽管挑战十分艰巨,但像“太空中的信号”这样的项目有助于科学家和公众为真正的与外星生命的接触出谋划策。以查芬夫妇为例的公民科学家的创新方法,正是这些努力所需要的智慧。

SETI 研究所艾伦望远镜阵列的项目科学家韦尔·法拉赫突显了这个实验的重要性。“与外星生命交流将需要广泛的知识,”他说道,强调需要一个多元化、合作的社区来处理星际通信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