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私有化加回购,是好是坏?
今天讲复星医药主要是公司最近大动作挺多的,主要是三件事。
第一件是“复宏汉霖”私有化,第二件是回购股份,第三件是减持Gland Pharma股份。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这三件事,还是先讲讲复星医药这些年所走的路。
复星医药背后的集团公司,应该是医药行业最复杂的,创始人“郭广昌”是一位玩资源整合的高手。
所以他曾亲口说过这么一句话:
“复星的第一个100万,是靠咨询赚的,第一个1000万,是靠房地产赚的,第一个1亿,是靠生物制药赚的,第一个10亿,是靠资本和产业结合赚的”
看这四个阶段的金额和获取方式,就大概知道复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今天就讲一下复星医药是如何做到现在的40亿的,未来又会不会再增长?
一、公司
复星医药以前叫复星实业,因为主营业务是做房地产,1998年就在上交所上市了,这可是上海第一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做保健品,但是没做成,所以就转型到医药行业了。
正好九十年代的时候,乙肝肆虐非常严重,因为诊断很麻烦,所以传播非常快。
这个时候复星推出了“乙肝诊断试剂”,简直是一大功臣,公司业绩因此大增。
可以说富星实业能上市,这款诊断试剂功不可没。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复星后面就致力于研究“PCR技术”,这是一个可以把DNA放大扩增的分子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当DNA含量太少的时候,比如很多年前遗留下来的DNA,这个PCR技术可以把它放大和扩增。
所以说分子诊断试剂是复星的起家产品,而且很成功,那个时候70%的市场都是他家的。
不过后来因为发现PCR技术的诊断准确率并不高,所以禁用了这项技术。
这个事情其实间接造就了复星。
上市之后就改名为复星医药,然后融资了几个亿,这在九十年代是很大一笔钱。
复星拿着这笔钱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继续研究PCR技术,第二件是并购。
任何技术研发都是有风险的,尤其是医药,从复星医药依然继续研发被禁用的技术这一点来看,复星骨子里是有研发基因。
这或许也是复星这几年投入这么多资金研发创新药的原因。
一项技术被禁用之后,那就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是很多老玩家会退出,第二个是不会进入新玩家,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解禁。
事实证明复星医药赌对了,4年之后,PCR技术果然就解禁了,复星医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体外诊断第一股。
当然现在诊断业务已经不是公司的支柱了,早就转型做药了。
但是当时并购回来的“长征医学”,专门做化学试剂的,后来改名为“复星诊断”,现在依然也还是主要做诊断试剂。
后面这二十年,郭广昌成功的搭建了自己的商业版图,被称为“复星系”。
上图还仅仅只是核心的业务板块,涉及的领域非常多。
在上图这些公司的下面,更是还有大量的子公司,都是这些年通过投资或者收购回来的。
比如复星医药,在年报里面出现的关联公司至少是100家以上,所以有大量的关联交易。
复星医药通过参股或收购的方式,公司结构复杂无比。
我列举一些比较重要的部分子公司。
在2000年之前,复星可以说都还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在发展诊断试剂业务,但是随着PCR技术的解禁,大量公司又重新开始涌入,虽然复星抢占了先机,可是越到后面竞争压力也确实越大,所以必须要有新业务破局。
郭广昌首先想到的就是并购,主要也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是布局医药研发,在全国和一百多家医院达成合作,共同建立了研发中心,然后相继收购了上海五洋药业和上海创新科技,还投资了上海永信维生素。
第二件是布局销售渠道,2000年和“友谊集团”合资成立了“友谊复星”,因为友谊集团旗下有2000多家联华超市,所以后面就有了联华超市药房。
然后仅仅一年之后,复星的母公司收购了“豫园商城”,因为豫园商城旗下有个公司叫“上海童涵春制药厂”,当然豫园可是“老八股”之一,也就是我国最早上市的八家公司之一,旗下业务是非常多的。
紧接着的几年时间,收购频率更加快,比如做仿制药的“药友制药”,做胰岛素的“万邦医药”,做抗疟药的“桂林南药”等等。
如果说这些公司都不是很出名的话,那么2003年和国药集团合资成立的国药控股,就应该都知道了,复星现在每年靠国药都能躺着赚很多钱。
然后到了2007年,复星医药花了2年左右的时间来收购医院,比如和睦家医疗公司、岳阳广济医院、安徽济民肿瘤医院等等一大批。
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复星医药的1.0版本,主要是做常规医药的生产和销售。
2009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2.0版本,正式转型开始做仿制药,也就是这一年,组建了鼎鼎有名的“复宏汉霖”。
再加上随后收购的复创医药、亚能生物、万春生物等等又是一长串,直接把复星医药给送上了国内制药龙头的位置。
2013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3.0版本,开始布局海外,随后的5年时间里,又收购了大量的国外公司,比如以色列做医美的Alma Lasers,美国做肿瘤检测的Saladax,做呼吸检测的Spirosure,做注射剂的Gland Pharma。
这个Gland Pharma要单独讲一下,因为在复星所有的海外子公司中,都是最重要的,而且前阵子减持了。
6月19日发布公告,减持Gland Pharma6.01%的股权,回款2.11亿美元。
这家公司是2016年复星花了12.6亿美元买下86%的股权,当时可是创下海外并购纪录的。
这是一家给复星带来丰厚回报的公司,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到2023年年底,在Gland Pharma身上赚了60亿左右。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回报率已经很高了。
复星可能是在为私有化复宏汉霖做准备吧,毕竟私有化会加重公司的负债,能够回款一部分减轻一点债务压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2018年之后,是复星医药的4.0版本,正式转型做创新药,当然之前也早就在布局了。
除了今年一季度之外,研发费用连续增长了6年,金额已经达到196亿。
这个投入力度相比于国内众多做创新药的公司,已经算是头部公司这一类了。
目前公司正在研发中的,有20款小分子创新药,有25款生物创新药,在年报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其中不乏很有潜力的产品。
医药行业,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一款新药的平均研发成本是10亿美元,平均研发周期是10年。
如果不是国际上那几个医药巨头,比如辉瑞、默沙东等等,一般企业纯粹靠自己很难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所以复星医药既然选择走创新药这条路,弄一些资本运作也无可厚非。
近几年复星医药已经投入了近200亿研发费用,虽说还谈不上研发出一款真正成功的创新药,目前主要还是靠BD药,这也是很多人对复星不满的地方。
可是创新药的研发真没那么容易,万一过几年成功了呢?
我觉得概率还是挺大的,这也是我愿意跟踪复星医药的原因。
那么在创新药成功之前,我们先来关注一下现有产品的表现情况。
二、业务
复星医药现在销售额过亿的产品有50个,销售额过5亿的产品有8个,销售额过10亿的产品有4个。
上图就是具体产品名单,我单独讲一下销售额过10亿的产品。
1、汉曲优
汉曲优(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是一款治疗乳腺癌和胃癌的药,以前全球第一大癌症是肺癌,后来2021年乳腺癌发病率超过226万例,所以乳腺癌取代了肺癌的地位。
肺癌很难治,但是乳腺癌的生存率其实是比较高的,因为有不少特效药。
比如罗氏的“赫赛汀”,之前基本上垄断了我们的市场,所以价格非常贵,一开始24500元/瓶,后来集采降到5500元/瓶,依然很贵。
2019年的时候专利到期了,所以复宏汉霖果断推出了汉曲优。
现在不断的在抢占“赫赛汀”的市场份额,不过现在也才抢了35%左右的样子,未来还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当然价格肯定是会一年比一年低的,因为现在国内也不只是复宏汉霖做这类药,不过前几年该赚的钱也赚了不少了。
2、汉利康
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是一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类风湿关节炎的药。
科普一下,在医学界,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叫“癌”,其他组织来源的肿瘤就叫“瘤”。
淋巴瘤因为来源于淋巴组织,所以叫淋巴瘤。
淋巴瘤现在已经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八位,所以市场空间也很大。
至于风湿关节炎就更不用说了,是非常常见的病,一般不是很严重的都会强忍着,实在动不了才会接受治疗。
“汉利康”是我国首个获批类风湿关节炎的利妥昔单抗,所以复星医药第一个吃螃蟹,也赚了很多钱。
这款药的难度其实挺大,属于“生物类似药”,虽然都是仿制,但是跟化学仿制是有区别的。
化学仿制是别人已经研发出来,而且有迹可循,难度相对要小一些。
生物类似药是虽然知道有那么一条路在那,但是无迹可寻,然后自己要想办法走出别人同样的轨迹,所以难度大很多。
对于汉利康未来的市场空间,我还是比较看好的。
3、汉斯状
汉斯状(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是一种PD-1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癌和食管癌。
关注医药行业的应该很熟悉PD-1了,国内做这个的公司也非常多,代表性的当然是PD-1四小龙: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这四家。
龙头当然是恒瑞医药,他的艾瑞卡拿走了最大的PD-1市场,而且适应症比较多,在肺癌、肝癌、食管癌、鼻咽癌、淋巴瘤这五个里面有9种适应症,卖得好是有道理的。
百济神州的“百泽安”,投入市场没多久,但是增长速度很快,去年营收达到29亿,今年应该超过35亿。
因为他这款适应症更多,有八种癌症11种适应症,比恒瑞还猛。
信达生物的“达伯舒”表现也不错,去年卖了20亿,今年还有所增长,不过适应症不是很多,只有7种。
君实生物的“拓益”,这可是我国第一款上市的的国产PD-1,不过之前的表现一般般,去年只卖了7个亿,今年可能也不会超过10个亿,适应症也只有6种。
复星医药的“汉斯状”前年获批的,四小龙就变成了五小龙。
增长速度同样很快,刚上市一年多,销售额就破10亿,可见潜力之大。
但是比较来说,汉斯状的适应症不多,未来还需要进步。
其他产品就不讲了吧,最后讲讲复宏汉霖私有化的问题。
三、私有化和回购
前几天复星医药发布公告,说要把“复宏汉霖”给私有化。
一般来说上市之后私有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市值长期比较低,另一个是公司内部有类似重组规划。
那复星医药为什么要私有化?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个真要讲起来,很复杂,等下讲这个问题。
因为昨天又发布了回购公告。
回购金额不大,也才一两个亿,但是回购价格22元多,7月2日的收盘价是21.97元。
但是港股的价格才13.32,差距这么大,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不回购港股,不是成本更低吗?
同一家公司,不管在哪里上市,本质上是一样的,对于外部投资者和公司内部来说,不管在哪买,获得的权益也是一样的。
当然港股分红要交税,A股不用,但是回购跟分红交税没关系。
一般回购股份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是激励,第二个是稳定股价,第三个是觉得自己公司被严重低估了。
复星医药自己说是用于股权激励,他在那一项里面打了勾。
不过我翻了一下复星医药这两年的所有公告,只有2022年那次激励计划相关的公告,没看到新的激励计划。
当然也有可能是我没看到,我只看了公告的标题,他发公告太勤快了,我没点进去看。
那么假设实际目的不是为了激励,那就是剩下的两个。
但是稳定股价吧,一两个亿的资金相对于市值近600亿的公司来说,好像也没多大作用。
那么如果是觉得自己被严重低估了,想把股权给收回来,那当然是成本越低越好啊。
所以这个事情我是真没看懂。
除非是因为股权质押比例太高,想着能稳住一点股价就算一点,至少跌得慢一点。
毕竟这一年多以来,市值虽然没有大跌,但是一直在慢慢跌,公司那么高的质押比例,估计也难受。
然后再讲讲复宏汉霖私有化的问题。
天呐,修改了3次了,还是发不出来。
看来这个事情不好讲,算了这一段都删了。
反正我的观点是这次私有化,符合上海资本的特点,上海作为金融中心,自然擅长资本运作。
这东西不能用好与坏来评价,角度不一样,看法就不一样。
这总能发出来了吧。
四、总结
复星医药不管是背后的集团,还是自身,都非常复杂。
真正要搞懂复星医药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如果不是长期跟踪研究这家公司的,不建议碰。
如果是长期研究复星的,也不要太盲目乐观。
创新药研发这个事情,时时刻刻都是充满风险的,公司自己都无法预测,即便是到了临床三期,那也是有可能发生意外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根据现在已经拿到成绩的那些产品,来作为估值底线,毕竟谁都不知道新产品什么时候才能贡献业绩。
这样的话,复星医药就是一家典型的高风险高成长性的公司。
关于复星医药的其他观点就放在专栏里。
我做了下面这张《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里面精选了上百家优质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