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学者指美中贸易战对美适得其反 预言未来这3国崛起

美中贸易战示意图(图/shutterstock达志)

「亚洲角度与声音:美中紧张下的地缘政治结果」论坛。(蔡宗颖摄)

美中贸易战开打后,全球局势发生巨变,香港大学教授邓希炜表示,美中贸易战没能让美国达成拉拢亚洲国家、孤立中国的构想,反而适得其反,将亚洲所有国家都推向中国,他也预测,未来5至10年的全球经济成长会趋缓,且随着美中贸易战程序进行,2I1M将会崛起,也就是印度、印尼、马来西亚。

由台北政经学院基金会举办的「亚洲角度与声音:美中紧张下的地缘政治结果」论坛今举行。

邓希炜以「地缘政治及技术冲击的新全球化」为主题演讲,分析在新全球化的局势,包含台湾或其他国家应有的作为。

邓希炜指出,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历经全球化速度减缓,这甚至是反全球化。要有和平与稳定的全球化有三样因素不可或缺且必须同时发生,首先就是「市场整合」,在第一波全球化,1870到1911年间,主要是被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出现所致;第二波则是70年代资通讯技术的出现,而如今我们看到AI、区块链、大数据等,他不确定这是否会让全球更紧靠在一起或是让全球更去中心化。

邓希炜续指,其次是强权需要衍生出足够的政治及经济利益,促成多边主义及多边组织的出现,显然19世纪的大英帝国及二战后的美国就是如此。最后则是全球化应带来更多赢家而非输家,疑其在各国中应有更多人因为全球化获益,而中国在过去30年来正是其中一例。

邓希炜表示,然而现在我们看不到这三个要素,但这不代表全球化已死,而是代表全球化正在改变, 成为更区域化的,如今世界也变得更数位化。自从2008年以来,全球贸易与GDP的比例正在下滑,其中包含很多因素,包含取代劳动的技术、人口老化或是中国成长到很多生产制造都在中国内部完成,当中国内部的贸易量升高,就代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会减少,第三国间的贸易空间也随之减少。

谈到美中贸易战,邓希炜表示,美中对彼此商品施加的关税平均是19%,他认为若川普胜选,关税会更重。他说,美国不再是中国第一的贸易伙伴,只占了中国出口的14%,但这只是直接出口到美国的比例,中国透过越南、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国出口的数量及直接投资这些国家,最终出口到美国的数字其实一直在往上升。

他将此称为「改道贸易」,也就是附加中国价值的产品进到美国的贸易是上升的,近期更达到中国贸易的4分之1,而其中最为受益的国家就是墨西哥、越南、台湾、加拿大、韩国。观察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产品,有1成就是原先从中国出口的。

邓希炜表示,于此同时,中国也透过第三国对美国投资,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东协国家,尤其马来西亚,而在美中都对东协展现兴趣、在其他国家探索新兴市场及制造地的同时,对地缘政治带来的结果就是,这没有为美国带来好处,相反地,反而不经意间带来负面影响。如今东协、亚洲国家和中国更为紧密,因此若美国的目标是在亚洲交朋友并借此孤立中国,贸易战反而适得其反,反而将亚洲所有经济体更加推向中国。

邓希炜说,因此在新全球化时代,可以称之为中国加一或中国加N,这导致供应链韧性降低,因为有更多的进口来自特定国家,在亚洲是中国,在北美则是墨西哥。想像一个中国只跟自己伙伴及盟友经济体贸易的世界,美国只从墨西哥、加拿大等国进口,全球总体经济将下降2%,而像新加坡或摩洛哥等国则会丧失0.5%的GDP。

邓希炜预测,未来5到10年,经济成长会相较过去20年来的更缓慢,贸易变得更区域化,随着美中贸易战的进行,也出现了赢家与输家,若美中贸易战持续下去,会促成2I1M的崛起,印度、印尼与马来西亚,而台湾则必须谨慎应对美中之间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