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从青岛码头工感染新冠 研究冷链传播病毒可能性与保护

高福(见图)等人研究,从青岛码头工感染新冠到冷链传播病毒可能性与保护。(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28日报导,去年以来,冷链已被中国大陆视为新冠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2020年10月青岛疫情的源头,也指向进入冷链场所搬运的2名码头工人。中国疾控中心、青岛疾控中心等团队在最近一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发表论文,证实新冠病毒由冷链传播至人类的可能性。

2020年9月,中国青岛2名码头工人在咽拭子常规筛查后,被检测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基因组测序结果证实,2人由于接触了携带新冠病毒的冷链产品外包装被感染。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等人。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一些从国外进口的冷链海鲜产品的外包装中被检测到带有新冠病毒核酸。几波局部疫情的暴发,尤其是在北京新发地和大连市的两次疫情,均被认为与首例患者接触冷链海外产品有关。

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明了这点,然而由于研究者未能分离出活病毒,冷链产品病毒对人类的传播无法被证实。

研究团队称,此次研究中的调查在冷链产品上分离出了活病毒,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冷链产品经由长距离运输传播至人类的可能。

实际上,去年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2020年8月11日起,青岛市对高危人群,包括在冷冻海产品加工、销售和装运环节工作的人员,每14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隶属同一公司的两名码头工人,于2020年9月22日和9月24日,被筛查出新冠病毒阳性,这些病例是青岛市持续151天中的源头报告。

在2020年9月8日(上一次核酸检测)至23日期间,2名无症状感染的码头工人,没有在疫情高危区居住,没有与高危区感染新冠病毒的或因不明原因发烧的病人接触。两人居住的社区均无输入病例,且两人也未与海外归来者接触。

在疑似病毒接触期中,两位码头工人均接触了K号船卸下的国外冷冻鳕鱼:两人于2020年9月19日20时至9月20日6时期间在2个不同的储存仓处理冷冻鳕鱼。

借由回溯性研究,研究者对71名运送K船冷链产品的码头工人的接触史与装载冷冻鳕鱼时的行为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两名受感染的码头工人有包括吸烟、戴口罩露出鼻子等风险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受感染者均摘下口罩抽烟,而未抽烟者均未受到感染。

2020年7月起,大约90名船员登上捕鱼拖网船V号(Trawler V)。2020年9月3日,包装好的冷冻鳕鱼从拖网渔船V号转移到K船。V号拖网渔船的船员从他们的冷库中取出鳕鱼,以起重机将鳕鱼转移到K船,并在K船上将鳕鱼冷冻(-18℃)。

研究人员提出,首先,研究发现,当被污染包装具有较高病毒量时,病毒可在低温下存活数周至数月(目前最长的记录是7月至9月),病毒在冷库中存放数月或数年后仍可能感染员工。其次,研究表明,SARS-CoV-2可以在潮湿、低温和高盐环境中生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pH值、盐度、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病毒生存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研究者建议,应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冷链过程的管理,防止鱼类和肉类生产过程中,出现新冠病毒污染。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核酸的定期筛查,以便在早期阶段发现感染者。

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应密切关注新冠病毒的冷链传播,建立国际应对机制,以防止新冠病毒在冷链食品生产、海洋捕捞与加工、运输等环节造成的污染。同时,要加强对从事进口海产品冷链产品外包装处理的从业人员和相关职业人员的卫生防疫知识培训,进一步完善进口冷链食品工作环境相关设备设施标准的制定和个人防护标准的制定。此外,研究同样建议,将港口工作人员列入紧急接种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