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活跃:约六成实现本地转化,多方合力提升创新效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娜 上海报道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一系列数量指标均居全球前列。但另一方面,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效率均有待提高。

“科技创新是百年变局中的‘关键变量’,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近日在上海举办的“浦江创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理事长贺德方表示,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各国科技成果转化也面临一些共性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

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等要求。

前述论坛期间,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介绍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的情况,该报告对全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让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进展情况,更好的营造科技创新生态环境。

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均有增长。具体来说,2023年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转化区域看,约60%的科技成果通过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实现本地转化,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区域产出角度分析,北京、上海辖区内高校院所众多,两地成果转化金额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输出到其他地方的科技成果也比较多。从区域承接角度来看,广东、江苏对其他地方高校院所产出的科技成果吸引力强,两个省份承接了大量其他省市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

此外在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方面,截至2023年底,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转化服务平台数量达到19574家。

“高校院所作为战略科技力量的聚集地、青年人才培养地,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涌现出许多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重大科技成果。”聂飙表示,这些机构和平台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促进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对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方合力提升创新效能

从实验室到市场,通过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一批批创新企业正在茁壮成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发现,在上海,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正在加速。

今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新设上海市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和中试等早期阶段的硬科技领域和未来产业。

8月,上海市科委发布《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征求意见稿)》,提出以需带供、以转带孵、以转促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增强企业创新要素配置能力。

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刘群彦在本次活动期间表示,2023年上海从科技成果供给、需求、载体四端发力,破解成果转化的政策难点,创新主体竞相发力,打造上海特色的新机制、新方法、新平台、新路径、新体系。

本次论坛的开幕式上,上海宣布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以政府投资引导的方式提振早期科技投资市场信心,促进创新源头的优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据新华社报道,在上海未来产业基金的管理上,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投公司”)将牵头组建国资控股的市场化基金管理平台,重点聚焦未来产业领域早期投资,协同各类资源,打造开放的投资验证孵化一体化平台。

截至2023年,国内各级政府积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全面布局投资、天使、科技成果转化、创投、产业等各类基金,基金数量超过2000只,目标规模约12万亿,认缴规模约7万亿。

上海国投公司总裁戴敏敏透露,上海国投已和国内一大批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级实验室、行业链主企业等开展合作,通过专业化平台和市场化机制,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