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何永勇: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智能制造实现与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闫启

10月12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与21世纪创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智造创新路径与实践”闭门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此次研讨会汇聚了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投资人,围绕中国智能制造的前沿探索、技术实践与产业创新展开深入讨论。清华大学机械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永勇在分享中详细阐述智能制造在中国的实践路径。

智能制造颠覆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

何谓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广泛而深度融合,贯穿于产品设计、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及相应系统优化集成的全新制造模式。实现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服务水平,推动制造业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智能制造不仅是制造业的革命,更是一场工业革命。回头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给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提升。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到智能制造的时代,它的特征是基于生产资源的互联互通,从而实现高度柔性制造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这背后是随着全球化、老龄化、城市化、环境恶化等各种问题显现,制造业面临着全球竞争、更短产品生命周期、个性化需求、成本上升以及可持续和绿色制造等方方面面的挑战。在这些挑战下,传统制造业难以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需要新的制造模式。而新技术的进步也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不断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从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来看,智能制造相比传统制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制造以产品为中心,企业生产什么用户使用什么;智能制造以用户为中心,用户需要什么,企业生产什么。用户成了产品的定义主体和企业的服务对象,供应模式、创新主体和企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都发生变化。

何永勇认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是阶段性的:第一阶段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实现数字化;第二阶段是数据通过网络流通共享,实现网络化;第三个阶段是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感知、分析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同时他也强调,这三个阶段次第展开的同时,在技术上相互交织、迭代升级,体现着智能制造发展的融合性特征。

科技转化协同创新平台不可或缺

智能制造的实现离不开新技术的推动,科技转化是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根本手段。中国的创新要素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中国80%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很弱,不具备创新能力。高校和产业之间长期形成了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高校端往往是从学科规律和学术角度搞研发,对产业需求不够明确;企业端有转型升级需求,但不知道有什么科研成果,只有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才能将“两张皮”贴合到一起。

因此,探索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产业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打造有创新活力的科技转化平台不可或缺。只有构建强大完备的协同创新生态和体系,打通高校科研和产业应用之间的边界,通过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方式可有效促进智能制造的实现和发展,实现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

何永勇看来,有创造活力的科技转化与协同创新平台应具备三个要素:第一是稳定的、实体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支撑由基础研究到应用技术研究长期、稳定、可持续性的开展;第二是创新人才在创新平台的工作模式应灵活多样,既能培养人才,又有利于支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还大大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科建设;第三是多样且稳定的科研投入机制和灵活的知识产权共享机制,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同时激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以清华大学为例,清华大学已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十几个研究院开展应用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将清华大学成熟的学术成果通过各个研究院平台转化成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去促进行业发展。比如说2014年7月清华大学联合天津市东丽区建设的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通过整合市校资源,打造科技转化、产业孵化、技术服务和人才聚集平台,既提升了清华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也助力天津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并辐射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