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应用转化
□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将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统筹国内相关科研力量、凝练部署重大科技任务、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 促进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需要跨学科大联合,需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合作,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资本市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国空间科学的原创成果不断涌现。“悟空”号开展暗物质粒子探测,“墨子”号首次开展空间尺度的量子科学实验,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羲和”“夸父”竞相逐日,天问一号开启我国火星探测的序幕……我国正日益走近世界空间科学舞台的中央。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全面发展,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即2027年空间科学进入世界第一方阵,2035年重点方向跻身国际前列,2050年成为世界空间科学强国。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空间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该工程于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2022年圆满完成战略任务,目前已正式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空间科学不断发展,载人航天工程有哪些新任务?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未来10年,中国空间站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聚焦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以及空间新技术四大研究领域,准备滚动实施上千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希望通过这些研究项目获取重大科学发现、突破关键技术并不断推进成果转化,获取应用效益。“我们将发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米口径巡天空间望远镜,目前已经在北京、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了相应的科学中心,部署了7个研究方向、24个研究项目,有望在宇宙学、星系科学、银河系、太阳系天体、暂现源等方面取得重要的科学突破。”林西强说。
《规划》提出,我国将在2028年至2035年间论证实施载人月球探测、月球科研站等科学任务。对此,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杨小宇介绍,我国准备分两个阶段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第一阶段是基本型阶段,首先要建设功能和要素基本齐备的月基综合性科研平台,具备开展常态化的科学实验和资源开发利用技术验证的能力。第二阶段是拓展型阶段,这个阶段要建设长期无人、短期有人、功能完善、稳定运行的大型月基科研平台,具备全月面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技术验证能力。
进入21世纪,空间科学国际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乎所有的旗舰型空间科学任务均包含了国际合作要素。通过国际合作,不仅能够降低一个国家的投入和风险,而且能够倍增科学和应用的产出,增进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谊。“目前,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文件,也准备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多个层级、多种形式的合作机遇。”杨小宇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表示,中国将在空间科学任务的实施中开展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比如,即将发射的中国和欧空局联合的“微笑卫星”计划,就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中国还将通过跨国组建优势互补的联合科学团队、持续扩大科学数据的全球开放共享、大力推动科学团队的联合研究等举措,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
空间科学的发展还将有助于推动相关技术的转化应用,从而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比如,空间科学对日地关系的研究,可以为导航应用提供精确的电离层预报,从而大幅度提高导航的精度。在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看来,促进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需要跨学科大联合,需要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合作,需要政策支持以及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资本市场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还要注重宣传、成果推广,让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了解这些成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同时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营造良好的成果转移转化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