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车站校正回归 史哲脸书开讲

经过19年的等待,现在由中山路已可清楚见到几乎回到中轴线上的高雄车站。(摘自高雄巿副巿长史哲脸书)

事隔19年,历史建筑高雄车站将在9月26日以前「校正回归」,值此高雄重大历史时刻,副巿长史哲透过脸书,开启一系列高雄车站回家话题,要唤醒高雄人独有的车站记忆,并以「城市中轴线的发展:空间纹理背后的秩序」做第1讲。

史哲说,1930年代规画出来的高雄都市计划,是以车站为城市核心,交通网络以车站为中心向外幅散,并以50米宽的三线道路作为新车站的联外要道,栽种上南国特有的椰子树,营造出气势恢宏的高雄新门户之感。

他提到,高雄于1908年「打狗市街计划」引进棋盘方格的都市街道,1936年高雄州公布大高雄都市计划,新的高雄车站被规画在当时的大港庄,坐落在南北纵轴端点。不管是实质空间或是市民精神记忆,都是这个城市的枢纽。

1941年高雄火车站启用,车站样式一般习称为帝冠式建筑,醒目的屋顶是它的特征,拥有东西方经典的建筑语汇,挑高的大厅营造出现代都市门户的空间秩序,整体建筑远观就像一个「高」字,成为呼应高雄名称的标记。

高雄车站经历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复原重建,当年高雄还是台湾唯一一座被铁道L型切割的城市,1999年高雄铁路地下化计划提出,高雄车站曾被讨论是否要保留?最后决定于2002年由1941年当初兴建的清水建设回来负责东移。

史哲说,经过19年的等待,高雄车站再过几天将迁回原位,回到都市轴线上。他认为,一座车站是城市精神的表征,它汇集了南来北往的旅人,是认识一个城市的第一个地方;不仅是一座城市的舞台,也展现了这座城市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