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通学步道路树消失遭护树团体批乱砍 教育局曝考量
森林城市协会理事长庄杰任指出,高雄市苓雅区的福康国小通学道工程让大量树木消失。(森林城市协会提供/杨舒婷高雄传真)
高雄市积极推动改善通学步道工程,不过森林城市协会理事长庄杰任指出,高雄市苓雅区的福康国小通学道工程让大量树木消失,消失的树种包含茄苳树、玉兰花、榕树、龙眼树、黑板树等树种,校方表示是因为台风会倒树,因此教育局才整排砍掉,且不补种,令他难以接受。对此,高市教育局回应,经专家评估,根系窜入导致铺面不平,威胁到师生的行走安全,学校因此向国土署争取经费,着手改善通学步道的问题。
森林城市协会理事长庄杰任指出,高雄市苓雅区的福康国小通学道工程让大量树木消失。(森林城市协会提供/杨舒婷高雄传真)
庄杰任指出,本案消失的树种包含茄苳树、玉兰花、榕树、龙眼树、黑板树等树种,茄冬、龙眼、榕树、玉兰花都是外围行道树,没有挡到人的通行动线,为何要砍,他至今还是不太明白。
经庄杰任询问校方,校方表示是因为台风会成倒树,才因此全部砍掉,但庄杰任表示,倒树要构成移除的要件,需要树木风险评估有具体危险,倒了一棵不代表其他也有危险,目前看来,整排树砍除,并未看到科学化的评估过程有危险的树,常理来说也不会是整排、全部砍除。
庄杰任表示,以福康国小为例,未改建前的人行道净宽1.5公尺以上,无树穴路段人行道总宽度约2.5公尺以上,以国小的通学道,宽度其实已经足够,也比政府规定的法规下限0.9公尺大了不少,但这里因为工程又要再拓宽,才导致需要拆围墙毁树,如果维持原有的人行道宽度,树可以不砍。且黑板树是保育类黄鹂鸟的重要繁殖栖地,不应小看其在都会区的生态性。
庄杰任建议,在炎热的高雄,不管校园内外,都需要树木降温、净化空气品质,校方可以补种中乔木以上的大树,例如茄冬树、台湾栾树、杜英、过山香,从5至10公分米径的小树慢慢种起,留给他2米带状以上的生长空间。
庄杰任也说,架高人行道、街角扩大、道路瘦身都是可以增加人行空间、避免人树冲突的方法。高市府在卫武营,就是透过围墙退缩、行道树树穴扩大,把既有整排破坏人行道的树木保留下来,成为国内优质案例,足以成为借镜。
对此,高雄市教育局表示,为改善福康国小通学步道的安全性,学校进行了一项树木移除工程。由于校园内的黑板树长年生长快速,根系窜入导致铺面不平,威胁到师生的行走安全,学校因此向国土署争取经费,着手改善通学步道的问题。
学校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现场会勘,最近一次会勘于今年7月29日进行,由树木专家王志强和林雅文到场评估,认为福德三路及汉阳街的部分树木因存在倒塌风险,建议移除,并补植适合的原生树木。根据8月的审查会议结果,福德三路与汉阳街口的15棵树木已被移除。目前,学校已暂停相关作业,并加强安全措施,确保通行安全。
此外,台风凯米于7月24日侵袭本市,导致福康国小校园周边11棵树木倒塌,造成邻近民宅二、三楼窗户玻璃破损,并压毁了路边的3辆汽车及1台机车。目前,相关赔偿问题仍在协商中。
脸书上提及的「茄冬树」也为本次审查的树木之一,该树于7月25日凯米台风袭击时全倒,并于8月3日由教育局灾后复原抢救工班移除,以维护学校周边道路的畅通。
教育局重申,学校进行树木修剪、移植及移除作业应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并定期检视树木的生长状况及结构健康,致力于维护友善、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