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平价其余免谈 日本通缩股崛起

日本年轻人生涯首度面临通货膨胀,购物时特别重视物超所值。这也使得平价的超市、餐厅、服饰店、2手用品等大行其道,获利和股价都走高。(图/财讯提供)

根据《财讯》双周刊报导,30年来日本几乎都处于通货紧缩的时代,民众习惯了贷款零利率、物价便宜的生活,中年以下的日本人,不曾见识过通膨的威力。不过,这两年能源等进口物价上扬,日本企业转嫁给消费者,让民众大喊吃不消。

物价惊涨 逾半民众叫苦

2023年日本消费者物价(生鲜食品除外)上升约3%,但薪资调幅跟不上物价;虽然非正式员工的薪资调幅很高,但去年10月平均实质薪资变化是负2.3%,连续19个月负成长。

在物价还没有大涨之前,厚生劳动省的2022年「国民生活基础调查」指出,日本人平均所得为545.7万日圆,但51%的民众觉得生活很苦;其中,48%的高龄者觉得苦,有小孩的民众则高达55%觉得辛苦。近来物价走高,生活更是大不易。

在这种情况下,物美价廉的「生活防卫」企业,受到广大民众青睐。去年十月,OK超市在向来予人奢华印象的银座开店,引发热烈讨论。价格优惠的OK超市,是勤俭持家主妇们的最爱;2023年3月为止,会员人数超过677万人。事实上,除了OK超市外,优衣库(Uniqlo)、大创、唐吉诃德等,也都在银座插旗,显示平价当道。

此外,300日圆商店「3COINS」也没在银座缺席。这个品牌的经营者是PAL集团控股公司,旗下另有Ciaopanic、Discoat等品牌,去年以来股价涨了5成以上。PAL集团1973年从Scotch洋服店的休闲服部门独立出来,共有50个服饰品牌;1994年开始进军300日圆商店,品项多达2500种,价位也不再限定于300日圆。目前服饰部门营业占比为64%,杂货36%;截至今年2月,服饰和杂货共有949家店。

《财讯》双周刊指出,PAL的服饰品牌以年轻女性为诉求,强调从企画到制造、销售,一贯作业,主要在市中心的商业区和郊区大型购物中心设柜。近年来为强化品牌力,在闹区开设大型独立商店,先前因疫情受到严重冲击,不过随人潮回笼,业绩也迅速复苏。2023年2月底为止的2022年度,营收成长23%,为1645亿日圆,但净利暴增148.8%,达99.6亿日圆;2023年度净利再增29%,创历史新高。PAL的股价也从去年1月的1200日圆左右,涨到2000日圆左右。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