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位置转换,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求救长安汽车以求生存
编辑导语:近一年以来长安与福特、马自达在合作上已经进行了战略上的探讨,对于合作模式、公司治理等做了大胆的探索,已经达成了战略共识。即便如此,已经颓势尽显的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想要恢复元气,甚至有能力在当下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仍是困难重重。
曾经需要合资品牌拉着向前走的长安汽车在近几年中完成了蜕变,合资品牌对公司的贡献正在逐年减弱,反观自主品牌逐渐挑起了集团大梁。且随着在国内市场上,自主品牌份额的逐步拉升,合资品牌的市场一再被挤压,长安汽车旗下的合资板块也相继陷入销量困境。
“合资品牌,当前确实是遇到了一些挑战。”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近一年以来长安与福特、马自达在合作上已经进行了战略上的探讨,对于合作模式、公司治理等做了大胆的探索,已经达成了战略共识。
即便如此,已经颓势尽显的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想要恢复元气,甚至有能力在当下的国内市场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仍是困难重重。
放下身段的长安福特
事实上,长安福特在中国市场中尽失腹地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冗长的换代周期让福特难以有的放矢的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据悉,福特产品的换代周期为8年,日系品牌通常为5年,如今自主车企和新势力们已经将新车的研发周期压缩到3年甚至18个月。
产品周期的冗长也让长安福特错过了在中国市场投放新品的最佳时机,在新能源产品上亦是如此。在混动产品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一大“杀器”时,福特并未察觉这块蓝海市场。从比亚迪凭借混动产品稳占新能源“一哥”之位,吉利银河L7(参数丨图片)上市第二个月销量便破万,深蓝S7的销量也已突破7000辆,日产奇骏电混版上市至今供不应求......就能看出,在这场捉对厮杀的多方大战中,突围的困难程度并不高。
反观福特却没有丝毫实质性动作。就连在2019年就已完成全球首秀的福特电马Mach- E,其在中国市场正式交付时间都推迟到了2021年12月。“电马Mach- E虽然是以国产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但生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需要向北美技术中心确认,这也浪费了不少时间。”知情人士透露,这也使得电马Mach- E在三电、续航、智能座舱等方面与同级对手相比均无竞争优势。
虽然优势尽失,但福特并未放弃求生的欲望。8月11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拟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新设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未来拟从事主流品牌新能源乘用车供应业务以及长安福特已投资的福特品牌车型的分销业务。
交易后,长安福特与长安汽车分别持有合营企业60%、40%的股权,双方共同控制合营企业。更多话语权落在长安汽车手中,结合长安汽车拥有长安福特50%的股权,长安汽车的实际占比已经达到70%。此举被视为福特向长安汽车发出的一颗求救弹。
置身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福特面临着电动化、智能化以及营销方面一系列的大补课。而作为福特在中国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且顺利完成大象转身的长安汽车,无疑成为福特的救命稻草。
有知情人士称,未来福特国产车型的生产都将由新合营企业负责,并且长安汽车还将全权参与新车型的产品规划和营销规划。这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一次彻底性放权,毕竟成立合营企业之前,“福特在中国进行销售的车型的设计、研发,北美和欧洲方面占有统治性的主导地位,长安汽车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
这也可以帮福特扭转一定的颓势。福特电马Mach- E销量不佳的原因在于产品落后和渠道薄弱,得益于长安汽车的介入,产品和渠道问题都会得到相应解决。但福特需要在中国市场攻克的难题远不止这些。
首当其冲的就是福特在新能源技术储备方面的短板,相较于其他对手都已研发或购买了全新电动平台,福特目前尚未拥有纯电动架构。电马Mach-E基于Global Electrified 1平台打造而来,这是基于福克斯和翼虎所采用的C2架构的改进版本,本质上是一款油改电产品。接下来,如何补齐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短板是福特亟待解决的课题。
岌岌可危的长安马自达
二马合并后,作为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唯一的“输出端”,长安马自达的销量不仅没有节节攀升,反倒是越发惨淡。今年1-8月,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4.5万辆,同比下滑41.45%,成为除了因经营不善导致在华合资公司停产的三菱外日系品牌中销量跌幅最大的汽车公司。
而导致马自达在华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产品竞争力不足。马自达入华最初凭借着其技术领先和耐用的优点快速打开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马自达在研发上投入过小,研发周期过长,在国内投放新品的周期也很缓慢,导致其一步步被竞争对手所超越。在中国市场颇为重视的智能化方面,马自达也以“保证驾驶安全”为由将之拒之门外。
另外,其品牌定位不清晰也成为了桎梏之一。去年,马自达高层便表示该品牌将会转型为豪华品牌,今年4月又再次透露了转型的细节,包括推出定位高端的车型。有业内人士质疑,马自达在中国主推的仍是定价在9万元左右的马自达3,销售渠道、服务体系依旧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对于其想高端转型无法提供任何帮助。而且,按照其规划2028年后才能量产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在新能源进程上动作太过于迟缓。
马自达在华的困境也让日方不得不重视起来,在今年6月份刚上任马自达汽车CEO毛笼胜弘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马自达在中国的业务可能比较艰难。他预测,在未来的一年到一年半内,马自达汽车在华业务的经营状况将会愈发艰难,产销量的持续下滑与利润的持续降低将成经营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马自达需要彻底改革在中国的战略。
长安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邓智涛介绍,马自达已经启动了第二个在华300万的方向规模,这300万销量未来大部分会放在新能源领域。如何实现?他表示,马自达已经把中国事业本部从日本搬到了上海,靠近市场一线,近距离感受中国市场新能源的变化,做独特的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和研究,这和在广岛感受全球市场新能源的变化是不同的。“长安马自达对自己的研发体系进行了强化,我们扩大了研发团队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现在已经把产品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团队从200人扩展到400人,这是在三电和智能化方面做强化的工作。”
而这还远远不够,他表示,2024年底和2025年底前,长安马自达计划推出两款本土化研发、生产的新能源车型,新车的动力系统将包括纯电模式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模式。
但业内人士认为,在竞争环境如此激烈的国内市场,处于连年销量下滑的马自达想要靠一两款新车翻身可能性并不高。想要继续在国内市场生存,马自达需要迅速补齐在新能源领域的短板,毕竟时间不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