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闹蝗灾,百姓为什么不吃蝗虫充饥反而啃树皮?因为蝗虫太难吃

之前有一部穿越题材的网络电视剧《唐砖》,引起了很多争议。男主是一个从现代到唐代的考古学家,穿越后引发了一系列讽刺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就是唐朝闹起了蝗灾,男主想出油炸蝗虫,靠吃掉蝗虫来解决蝗灾的办法,一时间引起了热议。古代经常闹蝗灾,那么以这种“吃蝗虫”的办法来解决蝗灾是否可行呢?

蝗虫是一种以谷物为食的害虫。如果数量少,可以通过人工杀虫来控制,但如果数量过多,蝗虫过境的地方,庄稼就没有收获。蝗灾如此严重的另一个原因是蝗灾和旱灾总是一起来的。

这是由蝗虫喜欢水的习惯造成的。蝗虫吃掉了所有的庄稼,干旱使庄稼难以生长,所以它们往往会导致人们无聊的局面。在中国古代,蝗灾发生过很多次,历代蝗灾是统治者最头疼的问题。此外,蝗灾频繁发生,间隔时间很短。明朝甚至每两年发生一次蝗灾。

当时,昆虫治疗水平落后,没有有效的化学手段来消灭昆虫。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人们往往能为力。古人非常封建迷信,蝗虫被称为蝗虫之神。像日食一样,蝗灾在古代被认为是上帝的警告。

古人为了消灭蝗灾,用手段让现代人笑个不停。有些人会设祭坛,向上帝献祭,并要求上帝收回蝗虫。有些皇帝会犯罪,向上帝坦白自己的错误,请求原谅。这种做法自然不会有一点杀蝗的效果。

蝗虫过境时,人们没有庄稼可吃。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开始吃草根树皮。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发生了人类食物。崇祯皇帝时期,发生了一场非常严重的蝗灾。为了生存,人们甚至开始带着妻子和孩子去市场叫卖。

我不忍心吃我的孩子来满足我的饥饿,所以我用我的孩子换别人的孩子,用我的孩子换孩子。现场非常悲惨。古人为什么连孩子都能吃蝗虫,却因为蝗灾不想吃蝗虫?如果你真的吃蝗虫,你能减少蝗灾带来的灾难吗?

虽然古人害怕蝗虫,把蝗虫当作蝗神,但他们实际上也吃蝗虫。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吃过蝗虫。据史料记载,唐朝发生蝗灾时,李世民出去寻找。看到人们的脸又黄又瘦,他非常生气。于是他抓住两只蝗虫,吃了肚子,大声骂蝗虫吃我的心,不要吃人们的小米。

李世民曾经吃过蝗虫,更不用说饥饿的人了。因为两个原因,吃蝗虫消灭蝗灾是不现实的。

首先,蝗虫很难捕捉到,而且太难吃了。虽然蝗灾中有许多蝗虫,但在蝗灾开始时,人们仍然有食物可以吃。当所有的食物都吃完时,我想捕捉蝗虫来满足我的饥饿感。当地里的食物被吃掉时,蝗虫就会迁徙。此时,蝗虫很难捕获,更难吃到嘴里。

第二,蝗虫吃得不够。虽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蝗虫是一种高蛋白食物。但仅仅吃昆虫仍然很难吃饱,再加上人们有点害怕蝗虫,也不敢多吃。因此,不可能通过吃来解决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