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蝗灾的蝗虫,连鸟都不敢吃?
▲非洲4月爆发第二波蝗灾,蝗虫数量是前一次的20倍。(图/美联社)
(编按: 4月初非洲爆发第二波蝗灾,数量是上波的20倍,农民直言「比新冠病毒还可怕」!)
● 作者/zamaki
蝗虫可以吃吗?先说结论:落单的绿色蝗虫可以吃,但是超过60只以上成群结队的黄色蝗虫是不能吃的。
(下面这段研究,可以在ResearchGate.com找到。)
蝗虫的研究,必须分类为「群居蝗虫」(Gregarious Locusts)与「独居蝗虫」(Solitary Locust)。 这是因为蝗虫体内有一种基因叫「CYP305M2」,这种基因分别在群居或独居时,会对蝗虫产生不同的的结果。
在独居时,「CYP305M2」基因不会产生任何变化,蝗虫本身会依照大自然的型态采用色彩伪装,也就是保护色,所以独居的蝗虫本身是草绿色的,而且是鸟类最爱的美食,人类适当烹调后也是可以吃的。
但群居时,问题就来了。在高密度环境刺激下,「CYP305M2」基因会让蝗虫产生化学毒素,同时身体也会变色,机制如下:
群聚(Crowding)环境会启动「CYP305M2」基因,将「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转化为「苯乙醛肟」(Z-Phenylacetaldoxime),「苯乙醛肟」快速水解为「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 PAN)。「苯乙腈」(PAN)可产生鲜艳的警戒色与难闻的气味, 对天敌鸟类有强大的警告作用。
当群居蝗虫受到攻击时,「苯乙腈」(PAN)会转化为剧毒「氰化氢」(HCN)。所以群居蝗虫利用「CYP305M」这个基因,将体内的「苯乙腈」(PAN)转化为警戒色与剧毒「氰化氢」的双重功能,实现使用化学武器防御天敌的作用。
看到这边,你还想吃它吗?
▲蝗虫基因里的CYP305M2,在群聚环境下会让蝗虫变色,同时产生剧毒 。(图/zamaki提供)
明末崇祯 蝗灾大流行
蝗虫之所以为「蝗」,「皇」加上一个「虫」字旁,表示古人已经认为他是昆虫界的王者。
讲到古人,我们可以再来聊历史上的蝗灾,最有名的蝗灾大概就是明末崇祯年间的蝗灾。
崇祯大蝗灾,开始于崇祯九年。崇祯十年,蝗灾向西进入关中平原。崇祯十一年,在连续而又大面积发生旱灾的条件下,蝗虫迅速增殖扩散。
崇祯十年的蝗灾区,随着其范围的扩大,在十一年联合成西起关中,东至徐州一带,长达上千公里的分布区。灾区西端的宽度限于关中平原,东端在有利条件下,宽度可达400~500公里,在北直隶大名府、广平府和山东东昌府一带,形成蝗灾重要危害区。
南阳盆地也遭受蝗害,滨海蝗区继续发展,胶东半岛的登州府及济南府利津一带,都形成新的蝗灾区。 蝗灾区的北界已北推至顺天府密云县一带。
长江三角洲在连续两年干旱气候影响下,蝗灾大面积发生,形成了长江流域蝗灾的开始期。
到了崇祯十三年,蝗灾区的面积达到顶峰,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中下游以及整个华北平原都是蝗灾区,江苏、上海、甚至南方也全是蝗灾。
▲非洲东北部连续异常降雨,沙漠蝗虫孵化量暴增肆虐。(图/翻摄美联社)
蝗灾流行条件:干旱
自崇祯元年(1628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崇祯元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 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崇祯朝以来,陕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离失所。崇祯二年五月正式议裁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
崇祯三年(1630年)陕西又大饥,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崇祯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 无日不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燐,夜夜似闻鬼哭。 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 沙漠蝗灾相当严重,大陆林草局为此发布紧急通知。(图/新华社)
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其饥民多从「闯王」李自成。 崇祯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弃孩,盈河塞路。」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保定巡抚徐标被召入京时说:「臣自江推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
这时华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发夕死。「至一夜之内,百姓惊逃, 城为之空」,崇祯十四年七月,疫疾从河北地区传染至北京,崇祯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
以上恐怖的叙述,都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惨况,先是干旱,接着蝗灾,再来大饥荒,最后鼠疫。
这四个天灾是有关联的,干旱引起蝗灾,因为蝗虫喜欢在干燥的地方交配产卵。接着粮食被吃光引起饥荒,没东西吃了,那就抓老鼠吃吧,结果吃着吃着又引起肺鼠疫。根据估算。当时中国人口少了一半。
▲全身金黄色的沙漠蝗虫品种极为凶猛,每日能消耗掉近3.5万人份粮食。(图/翻摄美联社)
那么台湾有没有发生过蝗灾呢?
有。而且还不止一次。
根据荷兰人所写的《热兰遮城日志》所记载,台湾在1653年到1655年间,遭受到三次的大蝗灾,如1653年「蝗虫成灾,造成全岛饥荒,到处看到有人病死,像麻疹和热病。公司的建筑在很多地方需要修复」。
而根据荷兰东印度公司使节Dapper纪录1654年蝗灾曾言:「1654年有蝗虫自西北飞至,吃光了稻谷蔬菜, 8000人饥饿已死」(当时台湾汉人大概只有2万人)。
▲ 4千亿只的蝗虫曾飞往阿拉伯过境。(图/翻摄自Facebook/It`s A Whole New World 我的一千零一夜)
1654年关于蝗灾的记载如下:
5月10日:台湾南部遭到蝗虫侵袭,隔日蝗虫入侵大员(今台南安平)。
5月21日:荷兰人为蝗灾举办祷告会,隔日在赤崁、鹿耳门等地海岸发现大量蝗虫尸体,让荷兰人一 度以为灾难已过去,但不久就在大目降(今台南新化)的田园里发现蝗虫幼虫。
5月23日:蝗虫群飞过虎尾垅(今云林虎尾)。
5月24日:蝗虫群飞到今彰化二林,停留的四、五天里吃掉不少农作物。
6月6日:蝗虫群飞到今新北市淡水区。
6月12日:蝗虫群飞到今基隆市一带。
这段记录可以看出,蝗虫从台南扩散到基隆,类似逛夜市边走边吃的状态,一天移动大约10公里。
最近再吵的蝗虫一天可飞100~200公里,那是顺风飞行的最大值。一般情况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晚上睡一觉,早上起来后再继续边走边吃。
1653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九年,清顺治十年,当时清朝还在北方平定各地骚乱以及建立基础政府,没有空管到南方去,所以中国南方推断基本上是处于无政府状态,盗贼、海盗盛行,因此当时到底有多大规模的蝗灾没人晓得。
▲乌干达奥图凯一棵非洲酪脂树上停满了蝗虫。(图/新华社)
蝗灾削弱荷兰统治台湾基础
蝗虫不喜欢海水反射的太阳光,所以他们没事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往海上飞去,但根据Dapper所言「有蝗虫自西北飞至」,台南的西北方是澎湖,再往西北是福建漳州泉州一带。可以判断当时蝗灾的规模,已经让蝗虫群从福建飞过台湾海峡找食物,先抵达澎湖,再到台湾本岛。
蝗虫袭击台湾,也间接导致荷兰人失去农业粮食基础,在往后数年把台湾给丢了。在1662年荷兰败给当时称霸台湾海峡的海贼王-郑成功。
▲ 东非蝗灾严重。(图/美联社)
而现在大多台湾人的祖先,比较不可能是从当时人间炼狱的中国移民跑出来的,当时光吃饭都成问题,哪有可能大费周章度过黑水沟?光是有没有能力造船、有没有粮食长途航行、有没有钱搭船都是问题。而清国在1684年施琅打败郑克塽后,也发布渡海禁令,从中国跑来台湾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我们最有可能就是当初跟着郑成功在海上讨生活的海贼王后代。台湾谚语「有唐山公,无唐山妈」,其实关键不是罗汉脚抛家弃子来台发展,而是因为-船上不能有女人。
而且海贼到处打劫、营养充足,有足够的能力建立军队组织与繁衍后代,而不受蝗灾影响。
以前有人说,台湾人是海贼后代,我半信半疑。现在我完全相信,我们台湾人骨子里散发着敢冲敢拼的个性,正是因为我们是当时称霸台海的海贼王后代。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表示,因非洲前期控制不力,预计沙漠蝗灾将蔓延至今年6月。(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稍微扯远了,最后要谈一下这一切的起因,干旱。
为什么会干旱呢?因为气候变迁。那古代人不盖工厂不量制造温室气体,怎么会气候变迁呢?答案就是小冰河期。
维基百科记载,小冰期(Little Ice Age)又称小冰河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全球气温出现下降的现象,时间约在自1550年至1770年这220年间,结束于19世纪初期。从长期来看,在中世纪温暖期持续了400年后,出现了长达500年的寒冷化时期。
小冰期当中,有4个特别寒冷的时期:
1350年前后:沃夫极小期
1450年—1570年:史波勒极小期
1645年—1715年:蒙德极小期
1770年—1830年:道尔顿极小期
这边可以观察一下蒙德极小期的开始年份,1645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隔年。
可以得知,在进入小冰河期之前,地球就会先发生旱灾。道理很简单,就是太阳活动减少、日照热能降低,气温下降,暖空气减少,所以雨量减少,雨量减少自然农作欠收。那大概气温下降多少会有旱灾呢?有人说大概全球降一度摄氏度即可。这边有兴趣的朋友可研究看看。
澳洲野火烧4月 地球将进入小冰河期?
现在蝗灾这件事,其实是从去年11月非洲开始爆发的,印度的新闻其实12月就有。印度跟巴基斯坦还因为这件事握手言和,印度说要在今年六月提供农药给巴基斯坦防治蝗灾。
等一下,今年六月?现在才二月啊,大佬!
如果路径是经由印度北部、孟加拉、缅甸一路往东进入中国,必须在缅甸雨季,也就是五月底之前扩散出缅甸。
现在没什么消息,可能是蝗灾被控制住了,也可能是它们正好飞到贫穷地区,没基地台甚至没手机、网路的地方。
从去年开始,看到澳洲野火烧了四个月,开始有较多人关注地球是不是开始要进入小冰河期了?因为NASA在前几年就有说太阳表面活动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如果地球开始进入小冰河期,可以预期今年缅甸、东南亚等地雨季可能雨量不多。蝗虫唯一怕的只有雨,因为雨水让翅膀变重飞不起来,只能在原地饿死。
我知道2月17日新华社节录印度时报的新闻,说印度专家宣称蝗灾基本已经控制在小范围地区,还特别发微博让中国人嘲笑蝗虫一番。
我特别去找了这篇新闻,发现那是当地省份拉贾斯坦邦的蝗虫防治官员说的,说是该省份的蝗灾已控制在特定地区。但那是拉贾斯坦邦,不是全印度。
现在根据推测已经有4000亿只蝗虫,4000亿只你各位有概念吗?最大密度一平方公里可达1亿5000万只,用最大密度全部塞满来算, 4000亿换算就是2666平方公里,面积比整个北北基加起来还大。
蝗虫在圣经里是十灾之一,基本上人类是无法控制的,只能等雨来。 这种全球性的灾难,甚至可以说是天谴,我建议要严肃一点,不要用嬉笑的态度面对大自然的惩罚。
热门点阅》
► 动物森友会哪里好玩?看似简单却隐藏精心设计的细节
► 《动物森友会》窜红不只因疫情 它有历代所没有的玩法
► 医师:危机至少10天才解除,清明后我开始戴N95上班
► 何志伟/现在换我们守护时中,部长已连续工作八十多天,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本文获作者授权,转载自「PTT八卦版」2月18日贴文,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