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型思维:很多人28岁已死,80岁才埋
作者:徐大维
来源:良大(ID:lang-da-shi)
1
TED论坛有一个点击量很高的演讲:《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演讲者名叫Angela Lee,她原本是个教师,某日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些成功人士是否在儿童时代就有所不同?如果确实如此,那些差异又是什么?
于是,她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去了西点军校;去看全国拼字大赛;还去访谈最棒的销售人员。最终她发现,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体,而是对待挫败的态度。她发现成功人士,年幼时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他们更在意的是,挫败后所汲取的养分,而并非失败本身。
这是一种特有的思维,叫做「成长型思维」。
2
「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 Carol Dweck。她还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并受到比尔盖茨的推崇,书的英文名叫《mindset》,翻译成中文就叫做《终身成长》。Carol Dweck在书中列举了大量案例,分析了教育、体育、商业、人际关系等领域成功与失败的因素。
并提出,归根结底,都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成功者是成长型思维,而失败者是固定型思维。两者思维模式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都可以改变;
因此,心智也在不断迭代强化,从而造就非凡人生。而固定型思维者,认为可控因素少的可怜,自己不过是洪流中的一片树叶。因此,心智在年轻尚轻就停止发育,一直守至终老,才与身体一起埋藏。
3
Carol Dweck在书中说,固定型思维的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就这点,对标我自己,还确实有过这回事儿。
十几年前,我做业务时,在公司前台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大企业要招标。于是,约了营业部经理前去拜访。了解完情况,就有点泄气,因为参与竞争的一共三家公司。另外两家都挺有来头,分别是那企业两个副总的关系。而我们则是被客户在黄页中选中,没有什么根基。有大客户销售经验的人应该明白,我们是何等弱势,应该就是陪太子读书,走个过场。因此,我想随便应付一下就算了。
可我的经理却不这么想,一定要我拜访到那企业的董事长。
我说:「人家那么大的人物会见我们吗?」
他却说:「打个电话会死吗?你都没试,怎么会知道人家不愿意?」
于是,我胆战心惊的拨通了董事长电话,出人意料,人家还真愿意见我们。这也给我们很大的信心,于是精心准备标书,最后竟然中标。
和那家企业熟了后,才得知,原来是董事长不满意两个副总的明争暗斗,于是把业务反而给了毫无关系的我们。当时虽然还没有听说固定思维的概念,但是由此也明白一件事:不要在心里砌上一个看不见的墙,再没可能的事,只要不伤筋动骨,皆可尝试一下。
「尝试」看起来简单,但很多人却止步于此,原因就是「固定思维」的作祟,它让你惧怕行动,因为那意味着存在失败的可能性。而什么都不做,却能保持当下的完美感。就像Carol Dweck在书中所说:固定型思维的人不接受未来的完美,他们必须现在就达到完美。
4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不畏惧挑战,他们总是抱着试一试的心理。
当年林语堂与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身份悬殊,八竿子打不着。当得知赛珍珠来中国时,林语堂便夹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赛珍珠酒店大堂。他此时的心语应该是: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结果,在赛珍珠的帮助下,林语堂一炮走红。
当年刘德华还是个死跑龙套的,林子祥却是一代歌王。一起拍戏时,刘德华死皮赖脸的要给林子祥唱歌,让人家指点。他心里可能也是这么想: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最终,林子祥帮刘德华发型了第一张专辑,后者也终成了天王。
电影《飞越疯人院》,有一个情节:
麦克说:「我要进城看棒球赛,谁想和我一起去?」
比利却说:「麦克,别闹,你出不去的。」
麦克指着陶瓷洗脸池:「我可以用它砸碎窗户。」
比利说:「你举不起来。」
麦克搓搓手,使劲去抱,没搬起来。再搓搓手,使劲去抱,还是没搬起来。他有些无奈,但大叫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所以,人生不怕败北,怕的是,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再大的挑战,你也可以对自己说:「闲着也是闲着,管他娘的,试试呗」
5
《终身成长》书中还说到,执有固定型思维的人,总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书中讲了网球运动员约翰·麦肯罗的例子。
他本来是一名天赋卓越的球手,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训练量,就可以轻松战胜各路对手,在巅峰时期,连续四年排名第一。但是,他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之后一滑到底。论其根本,就是固定型思维使然。因为他总有无数个失败的借口:不是说场地不好,就是说小报八卦讽刺了他,或者是组委会提供的食物有问题,再或者朋友恋爱了影响到了他。最痛的一次惨败,是1984年的法网公开赛。他在2:0的优势下,最终痛失好局。结果,他还是找到了「罪魁祸首」,一名摄影师摘掉了耳机,总是有噪音传过来......
用两个汉字形容麦肯罗,那就是「矫情」。但是,他的矫情还有天赋当资本。而现实中,多少人的矫情都毫无支撑,貌如壮汉撒娇。他们没得到晋升,就怨领导没眼光,同事太奸诈;他们的文章点击量不高,就说读者太浅薄,文化快餐化;他们一事无成,就怨社会不公,世态灰暗。扪心自问,难道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
就像周国平所说:多数人的矫情是可怕的,原因就在于它是平庸,却偏要冒充独特,因而是不老实的平庸。所以,对于一个普通人,固定型思维的害处也在于此,不愿接受自己的平庸,把失败的锅甩给外界,还安慰自已要坐等风起,可这一坐就是一辈子。
6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往往含笑的和挫折过招,将磕绊视为铺垫,反而倒逼自己的优秀。我在500强总部时,曾接触一位机构领导。
他到任时,发现了一个潜规则。很多年底的业务被搬到了第二年年初,因为当年业务已完成,这种「调配」,既能保证当年收益的,又能确保来年「开门红」。这是很多业务单位惯用的手法,而且财务处理上也并无瑕疵。可这位老哥,硬要把业务「还原」回去,把今年该出的单出完,绝不留到明年。
他手下一听马上劝说:「领导,您这是何苦?您刚到任,今年好与不好都与您关系不大,您要给未来留点余粮啊,可您怎么挖了个坑呢?这样一来,一开年就一大窟窿,奖金全得泡汤......」
那位领导回答:「明知道是假的事,干嘛还要做?该怎样就怎样,吃亏我也认!」结果是劝说人一语成谶,开年后那机构的数据奇丑无比,奖金没得拿,还天天被问责......而且,那领导从没解释过一句,没说这是潜规则的遗留问题,他是在正本清源。他只是不停的检视自己的原因,人员调整、队伍建设、重新建制付出成倍的努力.......最终回报兑现。接下来的几年里,那机构的业绩节节攀升,名列前茅。那位领导的仕途也一路凯歌高奏。
这位领导曾对我说一句话,受用终身:遇到难事,不能退啊,你能退到哪儿,你只能跟它拼。是这样的,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像Carol Dweck所说,他们是在挫折中汲取养分,并且永无止境的成长。
7
Carol Dweck在书中还提及一个现象,执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太在乎别人的标签,而纠缠于一些不值得的烂事中。
我想在中国,就是所谓的「人活一口气吧」。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人,因为一个标签,一件烂事和一个烂人纠缠了一辈子:农妇李雪莲为了生二胎,和丈夫假离婚,谁知丈夫假戏真唱,和其他姑娘好上了,还结了婚。这下李雪莲不干了,起诉前夫:让法院判他们是假离婚,然后复婚,最后再跟这个「王八蛋」真离婚。
法院当然不支持这么荒谬的事。
无奈之下,李雪莲只能降低期望值,只要前夫说句实话便作罢。可那王八蛋不但死不承认,还当众说李雪莲结婚时已不是处女,和潘金莲一样样。为了这个标签,李雪莲决定上访。二十多年,每年开春,李雪莲准时上访,一路告到北京首都。可这破事谁会理?但她却一意孤行,年轻轻的生命,就耗费在上访、拦截、遣送反复折腾之中。
李雪莲,长相不错,也有点手艺活,本能另找港湾,温馨度日,可却被这烂事困了一生,为了一口气,真得值得吗?无奈,当局者迷,尤其是对于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ta们太专注于脸上的标签,太急于撕下,却没意识到那标签已经黏经贴骨,撕下时便会血肉模糊。
8
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最极致的表现是怎样的?那就是不被过往所束缚,不被情仇所困扰,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2000年9月,马斯克正准备去度蜜月,却遭遇了一场公司政变。他马上赶回,试图反击,却发现大势已去。所有人,都做好他要大闹一场的准备。谁知他一改往日睚眦必报的个性,表现出极大的克制力,和各方谈判,屈身成为公司顾问,继续注资,直到eBay以15亿美金收购。甚至在日后,他仍然和驱逐他的幕后主使戴维.萨克斯,保持密切的生意往来,一起制作电影。
无独有偶,1992年,当时的联想太子孙宏斌,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大好前程,就此日薄西山。2年后,孙宏斌一无所有,狼狈出狱后,要求见柳传志一面,他是要报仇吗?当然不是,他恳求柳传志帮衬一下,投资自己创业。柳老爷子也很爽快,直接给了50万,孙宏斌也拿着这笔钱,创办了顺驰房地产,后来竟然成为地产大鳄,与王石叫板。
你看,真正能成大器之人,绝不输在快意恩仇,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目标。这类人有种特殊本领:遗忘。他们不会被过去的林林总总所困扰,每一个时点,对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全新的纪元,这也是成长型思维的终极体现。
9
最后,来总结一下,《终身成长》一书中,我提炼出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三个方面的差异。分别是面对挑战的差异,面对失败的差异,面对过往的差异。
通读上述文章,结合下图,相信对你有些启发。
Photo by Headway on Unsplash
— THE END —
* 作者简介:徐大维,知名培训顾问,原平安集团渠道总监,香港理工大学管理硕士,简书签约作者,公众号:良大师(ID:lang-da-shi),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经典线下课程】
【必学线上课程】
【全面专业系统的德鲁克管理服务体系】
陪伴企业成长——帮助企业持续管理能力改进
辅导/微咨询/实践工作坊/定制服务
为组织赋能——帮助企业管理绩效提升
线上/线下课程/专题内容
详情请咨询:
电话: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关注德鲁克中国官方微信,获得更多德鲁克思想与实践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