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破损 监委申请自动调查

「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于去年2月3日发现破损,预计下周即能修复完成。图为文物修护师7日在修护室专注地修复双龙小碗。(刘宗龙摄)

「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于去年2月3日发现破损,预计下周即能修复完成。图为故宫文物修护师保养维护珍贵文物「囍字珠翠钿子」。(刘宗龙摄)

故宫文物毁损,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员会7日前往考察,故宫院长吴密察(左)陪同召委郑正钤(右)视察山洞库房、书画库房、铜器库房及修护室。(刘宗龙摄)

故宫爆出3件瓷器文物破损,相关调查报告出炉后,外界仍质疑资讯不完整。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召委郑正钤昨率队至故宫考察,故宫也首度公布破损瓷器第1案「双龙小碗」与第3案「青花花卉盘」事发影片,但郑正钤等质疑,何以未留下完整影像画面,以致外界产生「貍猫换太子」等诸多质疑。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清乾隆青花花卉盘」竟发生破损,引发抨击。国民党立委陈以信呼吁,监委应主动调查。监察院秘书长朱富美昨在立法院表示,监委蔡崇义、王丽珍、王美玉已申请自动调查。

故宫昨首度公开瓷器、书画、青铜器等库房供立委、媒体参访国宝储存方式。故宫提供瓷器破裂及人为损毁案调查报告,均未有完整的一镜到底影片资料,遭立委质疑。故宫政风室表示,双龙小碗与花卉盘均有取得完整影片,而小黄瓷碗调查时仅能线上调阅、未能下载,故以密集时序截图作为说明。

在立委要求下,故宫昨天公开完整影片档及截图,但立委仍质疑故宫在文物损毁事件的处理及通报上未有标准化流程,立委陈以信指出,「为何事件后3个月才调查?人员约谈在半年后才进行?」且花卉盘在5月19日接获破损通报,「调查报告到10月25日才启动会勘,面对的态度令人质疑」。

立委王婉谕质疑,双龙小碗与小黄瓷碗同为开箱即发现文物破损,为何处理流程不同?显见故宫所谓「照流程通报处理」,实则形同没有流程。

故宫院长吴密察表示,「过去只有明白规定一旦发现破损『必须呈报』只有说到这里」,他同意,标准化流程仍待完备。

去年2月3日发现破损的双龙小碗已在进行维修,故宫登录保存处维护科助理研究员林永钦说,预计下周即能修复完成。依据当代修复主流作法,修复以展厅观众看的距离,约半公尺内无明显痕迹为宜,但不会全然修复至没有痕迹,就修复伦理而言,会留有加工痕迹,维修瓷器最花时间的是选色上色,「除了颜色要正确,还要保留瓷器上釉色的透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