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跌落「神坛」?伯克夏成功的基石仍在

巴菲特是否在这一波股灾中跌落神坛。图/美联社

评论家最近就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否跌落神坛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批评人士指出,其近期大部分的选股价格大幅下跌。而捍卫者则强调从长期来看,他仍然保持着历史上最好的投资纪录。

这不仅关系到巴菲特的声誉,而且关系到他公司的声誉。除了巴菲特以外,伯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BRK.A)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其股东基础-这是该公司未来繁荣的一个因素,因为正是高品质股东成就了伯克夏。

1979年,巴菲特借鉴了传奇投资者Phil Fisher于1958年出版的《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一书。公司通过传达特定的公司信息来吸引特定的股东。在行动的支持下,该公司选单可根据时间范围,所有权级别和参与度等维度,产生一个自选的股东基础以匹配。

巴菲特一直试图只吸引他所谓的「高品质」股东。此类买家获得大量股份并长期持有。他们将自己视为企业的部分所有者,了解运营并专注于长期结果,而不是当前的市场价格。他们与可能长期持有但从未集中精力的投资者和持有大量股份但不会长期持有的短期投资者形成鲜明对照,两者均未花费很多精力来了解公司的特定业务。

早在1980年代,伯克夏公司几乎只吸引高品质的股东(此后简称为QS)。得益于巴菲特每年在他著名的股东来信中详细阐述,年底时伯克夏公司98%的股份仍由年初的持有的人拥有。伯克夏几乎所有股票都由集中的投资者持有。他们的伯克夏持有量是其第二大头寸的两倍。

巴菲特成功吸引高品质的股东一直是伯克夏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些高品质股东给了他一个长期的发展道路,帮助其提升了股价,并阻止了激进主义的股东试图随着集团的成长而分拆集团。如果用巴菲特在1979年给伯克夏股东的信中的通俗说法,经理们最终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股东。

伯克夏未来的表现将取决于它能否继续吸引大量的高品质股东,这是一项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这一队列正在缩小。现在一个很大的群体是交易员,其中许多人使用人工智能,因此他们认为的长期持有是指一年或两年的股票持有期。

除了高品质股东外,没有一个主要的投资群体喜欢深入研究公司的具体情况。而高品质股东只能控制约15%的公共股权。不过对于伯克夏,这个数字接近80%。

在伯克夏,占主导地位的高品质股东团队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一直保持稳定。他们以压倒性多数票反对了指数编制者支持的,从气候变化披露到董事会多元化的新型治理改革。作为股份的长期持有者,高品质股东抵制了短期投资者的偏好。而且,尽管巴菲特的巨额股权一直使激进主义者望而却步,但伯克夏的继任计划仍保留了其长期的高品质股东政策,旨在「将狼拒之门外」。这就是巴菲特在伯克夏最近一次年会上所用的措辞,指的是他去世后的十二年里他的股票将如何缓慢分配给慈善机构,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他所灌输的独特价值观经营伯克夏信任、自治、权力下放和持久。

对于投资者而言,高品质股东的长期集中战略提供了更高回报的潜力。的确,在大众媒体看来,收费的被动指数基金经常击败托管基金。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2018年,巴菲特甚至赢得了与那些收取特别高费用的对冲基金的著名赌注。

但是这项研究应更加细致入微,以便能够体现高品质股东策略的优势,该策略包括更长的持有时间和更高的集中度。伯克夏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东早就知道这一点。在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领导的一项计划回应了高品质股东人数不断减少的事实。

在不考虑巴菲特的投资智慧或新冠病毒疫情期间其投资组合表现不佳的争论情况下,伯克夏是吸引高品质股东的黄金标准。这对伯克夏和美国公司而言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