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或超100亿美元,合成人造肉巨头Impossible Foods筹划上市
近日,知情人士透露:人造肉巨头 Impossible Foods 正在准备公开上市,这可能会使这家美国植物人造肉制造商的估值达到或超过100亿美元。
消息人士称,Impossible Foods正在探索在未来12个月内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或SPAC方式上市。
“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红木城的公司在获得了丰厚的估值后,已经与财务顾问合作,帮助管理与SPAC的讨论。”消息人士补充说:“通过SPAC上市可能会稀释现有的 Impossible Foods 股东的利益,并且这要比IPO更大。”
不过,知情人士也表示,Impossible Foods 的上市计划还要取决于市场环境,该公司也有可能选择启动新一轮私有市场融资。
目前,Impossible Foods 方面拒绝对此置评。
自2011年成立以来,Impossible Foods获得融资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投资者包括淡马锡、比尔·盖茨、Khosla Ventures、Horizons Ventures等。
最近一轮融资于去年8月完成,为Coatue 牵头,淡马锡、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 、XN参投的2亿美元融资。
1
可持续发展下兴起的人造肉
近几年来,在人们饮食习惯改变以及环保意识增强的大背景下,素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人造肉也因此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人造肉主要分为用植物特定蛋白合成的 “植物肉” 和用动物干细胞培养成的 “细胞肉” 两大类,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是植物肉,代表公司主要有 Beyond Meat 和 Impossible Foods。
这其中,Beyond Meat 已于 2019 年上市,募集资金 2.41 亿美元,成为 人造肉公司第一股 。
相对于 “植物肉”,“细胞肉” 则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去年年底,美国食品技术初创公司 Eat Just 基于细胞培养而成的 “人造鸡肉” 获得新加坡监管机构的批准,成功进入新加坡市场,成为全球首个对于动物细胞直接生产的、可安全食用的、真实的、高质量肉类的监管批准,目前也仅此一个。
数据显示,美国 2020 年的人造肉零售额突破了 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另据 Euromonitor 预测,到 2023 年,中国人造肉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 亿美元。
图丨用 Beyond Meat 人造肉制作的食品(来源:Beyond Meat 官网)
人造肉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有人们出于宗教文化、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考虑,也有近几年人造肉在味道、口感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改善的原因。
一方面,从身体健康考虑,人造肉或许是真实肉类的良好替代。
有研究表明,某些肉类中的脂肪、胆固醇以及饱和脂肪酸与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流行病之间存在关联。而人造肉的卡路里含量虽然与普通肉类相似,但人造肉可以通过配比使其含有较低的脂肪、胆固醇、饱和脂肪酸,同时增加其纤维的含量,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的产生。不过,人造肉中的钠含量却远超过普通肉类。
另一方面,在环境保护的角度,牛羊的气体排放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据联合国统计,牲畜释放的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15%。而据 Beyond Meat 招股书介绍,与动物相比,制造等量人造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降低 90%,同时消耗的水资源减少 99%、土地使用减少 93%、能耗减少 46%。
而 Impossible Foods 也在产品介绍中说,其首个产品 Impossible Burger 减少使用了 89%的水,减少产生了 87%的温室气体,所需土地也减少了 96%。
话虽如此,但是人造肉要真正地替代动物肉,那么其有个无法规避的问题,那便是:“ 如何让人造肉吃起来更加地像动物肉? ”
2
血红素:给植物肉注入肉味
英国市场研究咨询公司英敏特指出,“ 味道好坏 ” 是美国消费者是否选择植物基蛋白质食品的最主要原因(52%),其次是健康(39%)、环境(13%)、动物保护(11%)等因素,此外对所有食品行业来说,味道也是复购率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从外形、口感、营养成分等各方面上入手,让人造的肉吃起来更像是真正的肉?这也是所有人造肉公司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植物纤维出发的 Impossible Foods 公司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答案便是: 血红素 。
“动物组织为了满足其能量所需有着很高的血红素含量,而这也是造成肉类独特风味和香气的原因。哺乳动物肌肉中的血红素赋予生肉‘血腥’的味道,在烹饪过程中,血红素的释放催化了口味和香味的爆炸,使得这些肉尝起来如此有‘肉味’。”Impossible Foods 这样写道。
图丨使用 Impossible Foods 人造肉制造出来的菜肴(来源:Impossible Foods)
为了利用血红素这一特性帮助人造肉更加真实,Impossible Foods 的研究人员开始在自然界中寻找动物血红素的替代品。在测试了不同种类植物的血红素蛋白后,研究人员最终在豆类植物的根部找到了满意的替代品 — — 豆血红蛋白 。
“当我们将豆血红蛋白与植物蛋白、脂肪和其他简单的营养物质混合时,它将原本味道沉闷的植物汉堡变成了 —— 肉!这些肉煮熟了之后,闻起来和尝起来都像牛的肉。”Impossible Foods 介绍说道。
隔着屏幕就能闻到香味了,简单来说,血红素给 Impossible Foods 的植物肉产品注入了 “肉味” 的灵魂。不过,发现了豆血红蛋白只是解决了问题的第一步,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 —— 量产,因为从豆类植物根部大量提取豆血红蛋白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做的话成本明显过于昂贵了。
怎么解决这时候,就该合成生物学登场了。首先,Impossible Foods 选择并优化了毕赤酵母,用以作为量产豆血红蛋白的生产菌株,之后,他们组装构建可控的豆血红蛋白生物合成通路。最后,将合成通路转导进入酵母细胞之中,豆血红蛋白便能通过酵母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了。
图丨专利:基因工程甲基营养酵母的表达构建体和方法
当然,光有豆血红蛋白和面团还不足以成为 “真正” 的人造肉,正如 Impossible Foods 自己所介绍的那样,为了使得人造肉更加逼真,它们还加入了植物蛋白、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
这其中,包括一些增味剂,如类胡萝卜素和水果提取物等;一些粘合剂,包括琼脂、果胶、魔芋等;此外,还有一些非动物的脂肪,如大豆油,花生油等等。
另外,Impossible Foods去年还宣布,其将生产一种纯素食替代品用以代替牛奶。
这种新的不含乳制品的牛奶将来自植物蛋白,Impossible Foods 声称该产品已经在开发中,将拥有真正的牛奶一般的味道和外观,并且拥有与通常牛奶完全相同的起泡方式。
3
中国人造肉市场待挖掘
“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肉食者正在接受我们的产品,他们用自己的胃表达了支持态度。”Impossible Foods首席财务官 David Lee 曾在采访中表示。
据了解,去年3月开始,Impossible Foods 的零售点数量超过了9000家,在 Kroger Co.和 沃尔玛等处零售的同时,通过星巴克旗下的1.5万家门店销售其人造肉产品。
2019年,Impossible Foods创始人兼CEO帕特里克·布朗(Patrick O. Brown)曾提到,希望与潜在合作伙伴在中国内地种植、生产、销售植物型人造肉产品。
图丨Patrick O. Brown(来源:Impossible Foods)
去年9月份,Impossible Foods开始在香港星巴克等餐厅进行其人造猪肉猪柳汉堡的销售,这是该产品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销售。同月,Beyond Meat宣布将在浙江建生产工厂,在中国生产包括牛肉、猪肉和鸡肉在内的植物性肉制品。
虽然在国内历史中的传统素肉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大多数都不属于人造肉,而是传统豆制品的制作。目前,国内人造肉的市场尚处发展初期,国内传统的豆制素肉产品技术含量低,实际口感与肉制品相比有很大差距,价格虽低不过口感一般。
“中国人造肉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与硬件设备较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有着一定的差距,”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表示。
不过,中国的植物人造肉发展在原料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因为“植物肉”以大豆、豌豆等豆类蛋白为主要原料,而全球大豆蛋白加工近 50%都在中国,这在成本上为中国植物来源的人造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外,随着中国肉类消费的增加,人造肉将能够填补中国未来肉类缺口。同时,随着更加绿色健康的饮食消费习惯的普及,人造肉在中国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