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站/當大法官被抹藍抹白或抹綠…

最高行政法院审判长王碧芳(图)是这次大法官被提名人中唯一肯定死刑,仍被主张「反废死」的国民党刷下来。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赖总统提名七名大法官遭立法院全员封杀,其中刘静怡还遭执政党「扔弃」,总统府表明要补提名,但第二波提名时要如何说服朝野立委,充满困难与变数。

总统第二波提名所提出的人选,不免会遭质疑「不是最优先被考虑的人」,是不是不够优秀?此外,届时被提名人看到即便如最高行政法院审判长王碧芳成为这次七人中唯一肯定死刑的立场仍被主张「反废死」的国民党刷下来,谁能保证第二次的人事同意权投票不会又是场恶斗?具有学术声望地位的学者、律师、法官或检察官有必要再淌浑水?

在野党与部分学者呼吁总统应该与政党协商,参考立法院政党席次比例分配大法官名额,但这种作法也被质疑是否赤裸裸的政治分赃?忧心一旦大法官被分类为「民进党提的、国民党提的、民众党提的」,执行职务时就算能允执厥中,但该如何撕掉「政党推荐」标签?

挑选大法官并非易事,若找学者,必定找曾就某专业领域发表过大量学术论文或经常投书、发表意见者,不可能找没没无闻或没有学术著作者,但这样的人到了立法院,势必容易被攻击「有特定立场」,类似的情形常发生在出身律师的被提名人身上。

另一问题是「连司法院院长、副院长也没有」,总统只好指定大法官谢铭洋代理院长,但秘书长也已退职,司法院三巨头空悬,影响的层面扩及各级法院,也攸关人民诉讼。

总统除应尽快提出适当的大法官人选,在野党也不该为杯葛而杯葛,否则权力分立制度崩塌,始作俑者也难赢得选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