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被害人 警打诈要上心理课

警政署规画「结合心理专业办理阻诈工作」,请心理咨商师为员警上课,在受理阶段,秉持同理心安抚被害人,侦办期间再关怀慰问。图为员警受理诈欺报案示意图。(胡欣男摄)全国各县市安心专线1925

假投资诈欺泛滥,动辄新台币千万以上的高额财损,不时传出被害人家破人亡、走上绝路憾事。警政署为此规画「结合心理专业办理阻诈工作」,请心理咨商师为员警上课,在受理阶段时,秉持同理心安抚被害人,侦办期间再予以关怀慰问,防止悲剧。

刑事局指出,为强化对诈欺案件被害人的关怀,强化拦阻诈欺被害人的成功率,针对「不认为遭诈或拒绝警方协助」的潜在被害人,刑事局成立「诈欺防制咨询小组」,成员须受心理咨商训练,执行关怀慰问及唤醒潜在被害人。针对未破案的高额财损被害人,要求分局层级的干部列管予以关怀。

早在内湖母女轻生案之前,警政署为落实提供诈欺被害人心理咨商、社会救助及法律扶助管道,已律定受理调查笔录时,要明确告知被害人,若有心理咨商或救助需求,有卫福部或法扶等资源可求助。

据了解,去年12月内湖母女轻生,警方早在去年8月即透过警示帐户汇款金流,发现被害人疑似受骗,即进行关怀协助,但被害人仍坚信未遭诈,拒绝警方劝说,并持续汇款衍生憾事。

该案发生后,有鉴于员警受理报案时,可能因言词不当伤了被害人,内湖分局长萧惠珠对所属派出所、侦查队等单位加强「同理心」教育训练。

她告诉员警,必须建设同理心与合宜言词应对,是从警的标准配备,办公室处理案件需严谨,其他同事切勿评论相关议题或笑闹,注意报案人感受,呈现警察专业形象。

她指出,诈骗被害人最在意的是钱能否追回,内湖分局本月制作「诈欺案件求偿流程」程序图,分成民事及刑事,员警受理案件时提供报案人参考,别让被害人存有「反正钱也找不回来」的消极沮丧态度。全国各县市安心专线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