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价管制样态 罕见国会介入

我国电价审议是由经济部召集「电价费率审议会」进行审查,这是立法院2015年1月决议通过电价费率计算公式修订,并设置电价费率审议会,2017年1月修正电业法并订定子法,电价由费率审议会审议电价后,台电依其决议办理。

台电近期搜集各国管制电价审议模式分析呈现六种样态,副总兼发言人蔡志孟说,一般电业自由化国家,多由市场机制决定,例如英、德,但在俄乌战争后,燃料价格飙涨,英德政府才介入设定涨价上限,确保涨幅在民众可负担范围。

他指出,多数国家主要都由行政机关决定,并加入一定「专家审议」与「透明机制」,在行政部门或电力监管机关中成立委员会,或举办公听会,或进行跨部门协商等作法,透过独立运作及专业评估,建立电价及各项费率专业审查制度。

另法国、日本、新加坡皆属自由化和管制并行国家。蔡志孟说,法国是由行政及监管单位两者共同决定电价。而日本虽开放市场竞争,但一般没有购电选择权的小用户,电价仍受管制。在俄乌战争后燃料暴涨,电业欲调涨电价,是由经产省(METI)成立电价费率专家会议审查,纳入公开听证会、公众意见与相关部门机构意见考量后,才核准实施。

至于韩国和台湾一样,都是国营管制电价国家,韩国电价交由产业通商资源部辖下的电力监管委员会(ERC)审议,再由相关部会协商后公布实施,就是行政机关决定。台湾则因维稳物价考量较多,由行政机关再搭配由学者专家、工商与消费者团体代表及行政机关代表组成审议委员会,也是行政机关决定电价。

国会直接介入电价审议相当罕见。蔡志孟说,今年4月奈及利亚电力监管局宣布电价调涨最高达300%,众议院质疑程序正当性,宣布暂停调涨,并成立特别委员会,召开价格监管公开听证会,调查与确定政府电价调涨程序合法性及合理性。惟奈国国会介入属检视程序,非实质介入。

立法院3日表决通过将电业法49条修正迳付二读,未来电价审议会决议,「应于1个月内送交立法院审议后实施」。倘若修法代表立院对电价方案取得「同意权」,外界担忧,恐将开全球电价审议制度先例,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