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教院首征新词 484、浪浪都可能纳入
国家教育研究院定时编修国语辞典,近期在官网公开征求本土新兴词语与流行语。图为馆藏字典正本。(国教院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国家教育研究院定时编修国语辞典,不过最近一次大篇幅征修距今已30年,近期在官网公开征求本土新兴词语与流行语,诸如「484」、「超取」、「浪浪」等词都可能纳入第6部辞典系统「台湾新兴词语汇编」。不过学者专家认为,没必要为浅碟流行语耗费大量金钱人力。
教育部目前共有5部线上辞典,委托国家教育研究院管理,不过都是民国80年代编撰,国教院官网去年11月起公告征求台湾新词与流行语,并举「新冠肺炎」、「隔离经济」、「网红」、「咩噗」、「484」、「乡民」、「旋转」等为例。
国教院语文教育及编译研究中心主任林庆隆表示,迄今已收到网友提供高达3000多个词汇,由10名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小组审核,目前已进入释义阶段,预计明年公布编纂结果,将编列到第6部辞典系统的「台湾新兴词语汇编」。团队也会将有趣的流行语或网路用语纳入讨论。
他说,跨文本、跨媒体常出现的词,将优先采用;但涉及性行为、脏话、人名、商标、产品名、政治化等,即便网路高度使用,也倾向不收录。
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表示,将新词纳入新字典,如此构想并无太大问题,但网路用语无法长久流传,顺手收一收,放上网就好了;无须特地组团队耗资经费、耗时审核。
中山女中退休国文教师谭家化认为,国教院此举是要将台湾语汇与大陆用语区隔开来,这是民进党政府本土化政纲,但现在的学生连诗词散文都学不好,为何政府还花大量资源去追逐不断更替的网路流行语?相信学生根本不知道也不会去使用,毕竟都已习惯上网查询。
对此,林庆隆强调,这次主要收录台湾流行语或新兴词汇,不会如辞典严谨,且是独立收录,语言会随着时代演进,国教院无意塑造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