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时中调涨健保?钟佳滨:纳入量能给付减少浪费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照 (林缙明摄)

民进党立委钟佳滨今日接受记者电访表示,下一代健保改革的方向,除将资产收入、境外所得、及量能付费机制纳入一并考量外,医护人员长期贡献却没得到应有的回馈,也要重新检讨。

卫福部长陈时中传出有意调整健保费率,初步构想是计算国人每年平均就医次数,次数越多,部分负担随之拉高。但会有排除重大伤病、弱势族群的配套。

记者向钟佳滨提问,与欧美国家相比,台湾看病便宜,导致有民众一年看几十次感冒。甚至有些特定群众,健保费用国家买单,连看病也不用收挂号费,到后来把医疗院所当成社交场所。这些问题是否也该检讨?

此外,健保补助弱势,但是很多人收入并不差,却借由隐匿所得手段,而被列为中低收入户。政府在检讨健保费率前,是否应该把税制问题,甚至是地下经济追查,这些也纳入一并讨论?

钟佳滨表示,政府处理健保费率,最早是以薪资所得课税,二代健保是将财产所得纳入收入补充保费,未来是否要将资产所得、境外所得实质收入也一并纳入。也是讨论当中的一种可能。

钟佳滨回应,陈时中所说的「看病愈多、负担越高」,应该是指调整量能给付,未来的措施可能是朝加大收费级距讨论。这样的目的当然是借由适度调高部分负担,减少滥用浪费。然而,检讨收费级距,民间恐怕会有声音,但下一代的健保改革最终还是要面对。

钟佳滨同意过去一直以来,地下经济问题没有处理,很多受薪阶级「缴税跑不掉、补助领不到」,看到有人逃漏税还能领补助,当然会有相对剥夺感及对税制不公感到愤怒。

钟佳滨表示,目前因疫情问题,短期内经济前景并不乐观,现在要来谈追税查税,并不是一个适当的时机。等到景气复苏,民间收入增加后,到时候再来检讨税制,国人认同度会比较高,改革才会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