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EMT-P训练班 培养专业救护职人
EMT-P训练班队,借由9个月专业学理与操作技术训练,于通过测验后,方能取得证照。(记者范瑜摄)
军医局自民国101年起开办国军高级救护技术员(EMT-P)训练班队,学员需在9个月训期内,完成到院前救护知识及技术训练并通过测验,才能取得证照。与其他级别救护技术员相较,EMT-P高级救护技术员,不仅代表技术的进阶,也代表卫勤人员能执行「侵入性」救护动作,使伤患在到院前有效稳定生命征候。
在EMT-P训期中,将学习创伤、非创伤、内科急症等相关到院前救护技能,合计约1280小时的专业训练课程,学员也能于训期取得高级心脏救命术(ACLS)、到院前创伤救命术(PHTLS)、高级小儿救命术(APLS)等证照。其中,EMT-P训练中最特别的部分包含替患者进行气管内管插管,或为血压不稳定的伤患实施静脉注射等「侵入性」专业训练,期能稳定生命征候,进一步运用于战伤救护。
此外, EMT-P证书有效期为3年,官兵须每年完成继续教育课程达24小时以上,3年累计达96小时以上,且其中48小时以上为心血管系统急症、头部创伤及颜面创伤、脊椎及四肢外伤、出血与休克的种类与处置、气管插管等指定科目,证书效期方可展延。
海军反潜航空大队航生官朱上尉表示,他自99年取得EMT-1,循序渐进在103年取得EMT-P证照,并持续透过复训习得最新的救护知识与技术,运用所学,提升部队卫勤与健康照护能量,成为部队执行战训的最坚实后盾。
陆军333旅旅部连医务组组长赵中尉指出,他在取得EMT-P资格后,除可协助部队卫勤保健工作,也担任「种子教官」,对单位官兵进行基本救命术(BLS)教学,包含心肺复苏术、AED操作、止血、包扎、骨折应急固定等技术,让更多官兵具备基本的紧急处置能力,扩大国军救护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