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高雄科技大学 展现鲜明办学特色

高科大土木系师生组成的竞赛团队,荣获2022年国科会创新创业激励计划(FITI)的创业杰出奖。图/高科大提供

在全面性推行新的英语教学策略诱导下,高科大校内英文学习风气大盛,多益成绩显著进步,大幅拉擡学生自信。图/高科大提供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迈入并校第六年,逐渐发展出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全校师生的齐心努力下,推动高科大不断向前跃进,教学品质与学习成效双双有感提升,将这所国内规模最大的科技大学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闪亮。

高科大在校长杨庆煜的带领下,走过并校初期的制度整并时期,和高度资讯化的行政团队一起挺过三年的疫情挑战,并且以活泼的校园风气创下国内高等教育学府非常多的独家和第一。如今校区间的合作更为密切,将各校区的学术优势与港都城市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并校的表现成为国内高教并校案例的典范。

杨庆煜校长表示,并校前的三个学校各有所长,建工校区在传产及产学服务扎根相当的深,第一校区擅长创新创业服务,楠梓校区则深具海洋特色,就任高科大第一任校长后,心中想着是如何让各校区的优势及特色扩散至其他校区,初期运用优渥的研究奖励及策略引导教职员共同为学校未来努力,也很高兴看到正向改变。特别是,高科大以「教育」为核心任务,在放宽修课弹性、精进授课技巧、提升学习成效的工作上,投入大量人力与经费。以「教学实践研究计划」来看,数年下来申请的案件与经费均大幅成长,老师们从各自擅长的研究领域跨入,将专业知识有效地整合至学生的学习与实作的范畴,创造研究与教学正向的循环,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也跟着受惠。另一方面,各校区也逐渐放下本位主义,更能相互支援,在这样的氛围及资源的有效整合下,让各校区的原有优势与特色,更加发扬光大。

高科大维持跨校区治理效率的核心精神就是「资讯化、资讯化、资讯化」,教学总等行政单位整并至第一校区,各校区保留综合业务处作为各类行政工作的单一窗口,借由大量将行政申办线上化,选课、请假、经费核销、文件申请等,均免去师生交通奔走、资料交换的麻烦,效率提升,大幅减碳减排也同步实践了环保永续的理想。最重要的是,因为在并校之初就大规模投入资讯化工作,2020年初无预警爆发的全球疫情,完全没有影响到高科大的校务运作,薪资与经费核发准时入袋在当时也是全国少有的稳定案例。

「只要是对同学的学习、教师成长有帮助,我们都毫不犹疑投入资源」,杨庆煜举例,在老师的方面,就着力在建构教师支持系统、发展教师教学专业,提供「教学创新」奖励、支持PBL课程(问题与专题导向)、师培课程、教师社群、跨领域共创教学计划、磨课师、EMI培训等等,落实提供有品质的教育目标。在学术方面,专业领域庞大的高科大,也和产业的未来趋势与时俱进,推动系所改质跃升方案、新设能源与冷冻空调工程系和车辆工程系,同时调整学群组成,111学年成立智慧机电学院、112学年起设立创新设计学院。未来「创新设计学院」将集合文化创意产业系与工业设计系,并新设科技艺术系,未来还将成立永续领导硕士专班。

杨校长说,高科大高度重视教学与学习,因此投入大量人力与经费,针对校内空间设备,五年投入超过11亿元,93%约9.3亿元都用来升级、改善、新建置设备,修缮仅占7%。尽管投入大量资源支持教学与空间设备,高科大五年来校务基金可用现金仍然成长了将近10亿元,每年节余约2亿元。

高科大的努力及成就,让全国家长及考生有感!前二志愿到高科大就读的学生数大幅成长,从刚并校时的95人成长到273人。杨校长表示,可见我们的办学理念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有800人,占新生人数的20%。

过去高科大主要人才出海口在产业界,不过根据统计资料,近三年毕业生录取111年高普考技术类科的前十大总排行中,高科大与台湾大学并列第三,显然高科大在为国家公务体系举才也深具贡献。未来将增加为国家公务体系育才及为学术界培育研究人才等2个出海口,让高科大的发展能够更接地气为国家、产业及学术做出更大贡献,与国家发展永续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