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份抗体研究出炉 「确诊后打疫苗」保护力最持久

国内首份抗体研究出炉 ,其中确诊后打疫苗保护力最持久。(图/示意图,资料照 范扬光摄影)

国内首份新冠肺炎确诊抗体研究出炉!疾管署去年委托阳明交通大学进行研究,追踪2020年1月到2021年7月期间共236名染疫者的中和抗体变化,结果发现,确诊后接种疫苗的保护效果比确诊后未打疫苗者高且持久,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代理发言人罗一钧提醒,建议民众确诊后3个月仍须接种疫苗,延长自我保护效果。

疾管署去年起委托阳明交大进行染疫康复者抗体追踪研究,将236位受试者分为4组,分别为「轻症未打疫苗」、「重症未打疫苗」、「轻症有打疫苗」、「重症有打疫苗」,从康复后持续追踪500多天,检验其体内的中和抗体反应。

罗一钧说明,其中有打疫苗的轻症及重症两组,分别追踪100到150天,中和抗体保护效果都没有下降,几乎是百分之百,比没打疫苗的两组来得高;至于未打疫苗的轻症及重症两组,追踪满400天时,抗体浓度明显下降,其中重症的抗体保护效果比较高、比较久,轻症组约在500天左右掉到3成。

该研究初步结论指出,重症个案产生的抗体保护效果比轻症高且持久,而有打疫苗加上确诊的保护效果,会比单纯确诊更高和持久,因此建议确诊者解隔离之后,仍需按照专家会议建议,满3个月后再继续接种疫苗,以延长病增强抗体保护效果。

但罗一钧提醒,由于这些受试者是2020年到2021年期间确诊,代表的是比较早期的病毒株确诊后可能产生的抗体变化,不见得能外推到目前Omicron流行情形。

至于未来是否会针对Omicron确诊者展开抗体研究,罗一钧表示,会和专家做讨论,目前有些医院已针对染疫医护人员进行抗体研究,但大多受到已接种疫苗的干扰因素,因此须排除分组,如有进一步结果在和大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