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院全球首创互动式动物显微手术教育基地 助动物实验落实3R
国研院院长蔡宏营(左三)、动物中心主任秦咸静(右三)与延揽自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显微手术核心设施主任陈怡杰(左二)一起说明全球首创互动式动物显微手术教育基地建置,落实动物实验3R(取代、减量及优化)。图/吕俊仪
直播助教学!国科会辖下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实验动物中心宣布建置全世界第一个「互动式实验动物显微手术教育基地」,教学过程犹如透过直播,加上仿生教具,可减少实验动物牺牲,落实动物实验3R(取代、减量及优化)。
国研院院长蔡宏营表示,临床前需要了解药物对动物反应,如让实验动物血管栓塞,用何种方式或要采取何种治疗策略,因此实验动物显微手术相当重要,虽「没有重金但礼聘」实验动物显微手术领域富盛名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显微手术核心设施主任陈怡杰与动物中心强强联手创设教育地。
蔡宏营指出,利用现场、远距及串流媒体整合的混成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学员迅速掌握显微手术的细节和技巧,对于药物测试、新治疗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国研院动物中心主任秦咸静介绍,建立互动式实验动物显微手术教育基地希望可以培育最好的外科手术技术,发展模拟医疗情境与科学探索。有别于传统模式一群学生围绕老师身旁,新模式可1人1机,还可连结世界各地进行远端教学。
此外,过去要练习实验动物显微手术,必须使用活体动物,造成大量牺牲。国研院动物中心为此特地开发出实验动物的仿生教具如皮肤、血管、导管等,让初学者先利用仿生教具练习手感,熟练后再使用活体动物进行手术,大幅减少在教学训练期间牺牲实验动物。
秦咸静说明,一般实验动物术后存活率不到80%,若初期先透过仿生训练,每堂课程减少60只因训练牺牲动物,且技术提升后存活率几乎可达100%。
除了显微手术外,教育基地也扩充了胚操作训练设备,以利于人工生殖技术、投药采样等动物操作技术训练,是国内唯一兼具仿生手术训练、存活显微手术、胚操作训练、动物投药技术训练及科学普及教育的训练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