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高涨下如何还税于民

(图/本报系资料照)

今年政府「实征」税收将超过「预算」估计,超征金额高达4500亿元,这笔多出来的「财富」究竟要如何处置,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

媒体报导,行政院将在春节前后发出两次「振兴券」、各5千元,但遭到政院否认,说尚未定案。部分执政党立委认为应「还税于民」,有人主张普发每人现金1万元,更有人主张发2万元。蔡总统只说「要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各种方案都会审慎评估,钱要花在刀口上」,这种说法是一张安全牌,但似乎暗示应排除普发。在野的国民党则较保守,建议拿来弥补健保亏损并将保费冻涨、补助弱势、免除学贷利息等。

这些表态都蕴藏着深层的政治意涵:民进党选举失利,无论政院或立委都想用「普发」来讨好民意;国民党不愿看到执政党的普发「政策买票」,但愿意支持弱势民众、顺势塑造优良形象。朝野都在摸索各种处理模式可以讨好到哪种选民,至于对国家整体是否有利、国债和税收超征的关系、不同处理模式会对国债的影响,不只民代,连政府官员都似乎不清楚或不在意。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国家财政并非富裕,反而是每年都会因预算赤字而必须举债。包括新冠疫情纾困、前瞻基础建设、向美国采购战机和武器等,蔡政府都使用了「特别预算」用举债支应,4次「特别预算」累计高达2.16兆元,远高于6年来累计超征的税收1.3兆元,使得我国中央政府累计债务持续上升,已达到5.72兆元,平均每人负债24.6万元。现在大家只是看到表面上税收「超征」,就想赶快花用,将国家巨额债务置于脑后,甚至坐视国家债务持续高涨而不顾,这绝非一个理性国家应有的态度。

过去两蒋时代,我国政府有高度的责任感,即使有规模庞大的「十大建设」,累计国家债务也极为有限。但在李登辉总统时代,「六年国建」开始累积大量国债;其后几任总统下来,债务更加恶化。这当然和政治人物心中只有选票、只有自己和政党的利益,不关心国家未来发展的心态,有着极大关系。

从当前世界地缘政治发展看来,未来世界将会动荡不安,我们在经济和国防上都将遭遇极大困境,若有一些「超征」税款,就想马上消化殆尽,那未来国家遭遇真正的困难时,若无足够的财政空间,可能就没有扭转时局的机会了。

在国债高涨下,政府哪还有「还税于民」的空间?如果认清这样的事实,这笔因财政部预算低估而多出来的「财富」,当然是以「还债」为要,笔者不反对可以拨用部分做其他用途,但应该大部分用于还债,少部分用于照顾弱势,方为上策。(作者为华梵大学兼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