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豪迈出手125亿,背后的医疗健康生意经

2023年末,上海莱士的一纸公告,将这家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与家电巨头海尔集团联系在一起。

根据公告,海尔集团计划以总价125亿人民币,收购国际血液制品巨头基立福(Grifols)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共计获得26.58%的表决权。这笔交易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

“此次战略合作的达成将在制备、诊断等环节加深盈康一生的布局,完成其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海尔对良医财经表示,“交易完成后,海尔将支持上海莱士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运用物联网场景解决方案来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利用自身在智能制造、精益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长期积累的优势赋能上海莱士。”

这并非海尔集团首次投身大健康项目。

成立近40年,海尔集团早在2005年就开始推进在大健康领域的跨界。这一年,海尔生物应运而生,以低温储藏为方向,开始探索大健康领域的广阔版图。此后,通过并购的方式,海尔将盈康生命纳入自身的版图。

从家电企业到大健康行业,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早已道出转型背后的秘密,“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中国家电企业快速增长之路已经不再,随着行业逐渐碰触到天花板,家电企业都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与其说是并购“血王”,更不如说,是为自身“输血”。

‍⚕️ 主笔/慕荷

✂️ 文章架构师/ 立立

出品/ 良医财经

01

125亿

海尔拿下“血王”

2023年12月29日,海尔集团宣布,拟溢价17.6%收购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莱士20%股份。

上海莱士并非是“无名之辈”,这家1988年就已经成立的中外合资血液制品大型生产企业,因为在血液制品行业的龙头地位,上海莱士也被外界称为“血王”。

根据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上海莱士总资产319.12亿,净资产298.22亿,其中存货33.68亿,商誉47.03亿;2022年,上海莱士实现营业收入65.67亿,实现净利润18.73亿。

东吴证券预计,2023年,上海莱士全年营业收入有望达到76.91亿,自身血液制品业务占比约为55%。其中,静丙收入增长最快,预计2023年代理基立福白蛋白的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 44%,达到33.63亿元。

这样一家收入达到70余亿的头部项目,为何选择被并购?

市场猜测,这也许跟基立福近几年业绩不佳有关。2018年,上海莱士因为在股票市场投资亏损20亿,股票遭遇连续10个跌停。为了挽回局面,2020年2月份,上海莱士选择了和国际血液制品巨头基立福“合作”,上海莱士收购基立福旗下子公司GDS45%的股权,作为代价,基立福拿到了上海莱士26.2%的股权。

基立福成为上海莱士实际控制人后,上海莱士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长,但是其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却在不断下滑。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莱士毛利率为61.98%,2023年三季度末,这一数据下降至41.92%;净利润率方面,也由47.75%下降至30.08%。

上海莱士需要新的引擎来驱动业绩的增长。

但对于布局大健康领域的海尔而言,上海莱士,却是一笔好买卖。

根据市场测算,此次交易上海莱士总估值625亿,对应约26倍的动态市盈率。A股市场中,天坛生物、派林生物等直接竞品公司的动态PE也都在40倍以上。

从产出看质量,2022年上海莱士吨浆产量约为13611瓶,同期博雅生物吨浆产出约10252瓶,派林生物约为10102瓶,上海莱士的吨浆利润大约110万,而华兰生物与天坛生物分别只有79万和59万。

有着头部的能力,但从估值看,上海莱士却相当划算。对于海尔集团来说,这笔交易无论怎么看都是值得的。

02

40年创业史

青岛家电大王寻找新增长

进入2024年,海尔集团开启了第40年创业时间。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电产业还在出发的早期阶段,消费者还需要还需要拿票排队购买。谁家能有一台电视机绝对在街坊四邻中异常“有面儿”。

彼时,冰箱还是个稀罕物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要有货,必定能销售一空。电影电视剧作品中,拿着“电器票”排长队的一幕时有上演。

当时的中国家电产业并不发达,很多厂商也都是国营单位重新出发。大多厂商都拥挤在“贴牌”的代工赛道。这个不算好听、甚至略显低端的制造模式,却有着极其丰厚的油水。根据从业者反馈,彼时家电代工行业利润或在5%以上。这对中国大部分刚刚起步的家电厂商来说,具备不小的诱惑力。

面对巨大的利润和市场的需求量,相关厂商撸起袖子加油干,产量突破新高。作为众多厂商的一员,海尔集团创始人张瑞敏提出了“要么不干,要干就干第一”,并严抓质量。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是,一位用户来信反映海尔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让员工用大锤亲自砸毁76台有缺陷的冰箱,砸醒了员工的质量意识。此后这把大锤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收藏为国家文物;文物收藏编号为:国博收藏092号;文物命名是:1985年青岛(海尔)电冰箱总厂厂长张瑞敏带头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用的大锤。

1999年,在其他厂商还在忙着贴牌代工之时,海尔把工厂开到了海外。

这一年海尔在美国南卡来罗纳州,计划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制造基地。这是当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总占地面积700亩,年规划产能50万台(冰箱),仅仅建成这个超级工厂便要分六期实现.......

也就是凭借这样的精神,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减少后,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质量,凭借差异化的选择,海尔脱颖而出。

通过数十年的积累,海尔成为中国家电厂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可以说,一部海尔创业史,半部中国家电成长录。

时代的浪潮不断向前涌动。

家电产业不断迭代升级,一部分缺乏创新的企业逐渐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这一进程中,海尔除了在制造方面不断创新,也开始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03

跨界大健康

三家项目在手

据海通国际分析师介绍,医疗大健康赛道更准确的表述是医药与健康护理赛道,是围绕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形成的生产、销售、消费产业链,如创新药、疫苗的研发,医疗器械硬件开发,大众体检和医疗外包等服务,都是这一概念的泛化。医疗大健康赛道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这一赛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于海尔而言,从家电制造到医疗大健康,也是产业拓展。

从产品看,冰箱是海尔集团的出发角度,也是核心产品。以此为方向,海尔在2005年成立了海尔生物,主要研发生产低温存储类设备,产品覆盖-196°C 至 8°C 全温域。这一产品技术打破国外垄断,突破生物医疗低温技术。

这可能是海尔对医疗大健康行业最早的试水。

从 2013 年到 2017 年,海尔生物开拓海外市场,跻身全球前三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公司,并成功入选世界卫生组织采购目录。如今,面向医药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生命科学用户和医院、疾控、血站、基层公卫等医疗卫生用户,海尔生物提供以智慧实验室、数字医院、智慧公共卫生、智慧用血等为代表的数字场景综合解决方案。

2019年,海尔生物登陆科创板。借助物联网等大热资本风口的造势,海尔生物一经上市,股价暴涨。截至发稿,市值为120亿人民币。

可能是有了海尔生物的成功,海尔顺着生物医疗大健康之路,开始试图复制过去的成功。

此后,海尔集团收购了盈康生命。

盈康生命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综合服务商和肿瘤医疗服务运营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医疗服务、医疗设备等,公司旗下拥有四川友谊医院、苏州广慈肿瘤医院和重庆华健友方医院三家医院。

海尔着力布局大健康产业赛道,打造了“盈康一生”大健康生态品牌,并将两家上市公司海尔生物和盈康生命纳入其中。从业务上看,盈康一生致力于高端科研设备、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及应用,在血浆血液成分采集、存储、制备、冷链运输及临床应用等领域已形成产业生态。

海尔告诉良医财经,盈康一生和上海莱士在产品、市场和产业链等领域能够有效联动,战略入股上海莱士进一步完善了盈康一生的血液产业链布局,长期看,将提升海尔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综合能力。

海尔表示,完善血液生态产业链布局是从健康需求的角度出发。盈康一生和上海莱士在产品、市场和产业链等领域能够有效联动,长期看,将提升海尔在医疗健康领域的综合能力,未来以更好、更安全的产品满足社会对高质量血液制品的迫切需求。

在国际市场上,家电企业跨界医疗健康赛道并取得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诸如西门子、通用和飞利浦等俱是个中翘楚。以西门子为例,其生产的CT机、X光机等医疗影像设备,至今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同类企业追赶的目标。

据西门子医疗发布的2023年财报(财务年:2022年10月1日-2023年9月30日)显示,2023财务年期间,西门子医疗实现营收216.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98亿元;其中中国地区实现营收28.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20.8亿元,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7.1%。相较之下,万东医疗在2023年1-9月实现营收约9.3亿元。

而在国内,诸如海尔集团这样从家电企业转型医疗健康产业的也不在少数。

比如,美的控股的万东医疗主要从事大型医用影像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主要业务单元包括核磁共振产品、CT产品,以及用于心脑血管、外周血管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的DSA设备等。

业内投资人告诉良医财经,“家电产业是传统制造产业的一环,对于家电企业而言,转型医疗器械,从逻辑上行得通,且有海外成功者的范例,此外还能给集团企业带去第二增长曲线。”

上述投资人直言,“医疗器械的市场较大,且产品毛利相比于家电高出不少。尤其是一些核心医疗器械产品,动辄千万价格。相较之下,家电市场竞争充分,挣得都是低毛利的辛苦钱。”

盈康生命旗下全资子公司玛西普自主研发的伽玛刀设备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我国医疗体系抗击肿瘤提供了“尖刀利器”目前其国内市场份额保有量排在第一,随着政府松绑伽玛刀等大型设备的采购政策,国内医院伽玛刀规划数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张瑞敏曾表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随着家电产业迎来瓶颈期,中国家电企业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利润支撑,向“域外”扩张几乎成为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的必选之路。

04

良医财经的思考

大健康这步重要棋,给海尔带去一个新的可能

海尔集团一路走来,已经有40年时间。从家电,到医疗健康的转型,也映射了整个家电行业的兴衰变化。

据Wind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家电产品的平均毛利率为33%,而医疗设备的毛利率能达到80%以上,医疗健康业务板块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如今,家电产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头部家电企业不断创新,推出更具备性价比、更符合消费需求的家电产品,但入门门槛较低、不断下压的价格,使得家电产业的发展空间不断缩小。

相比之下,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门槛更高、且市场更为广阔。近几年,科创产业的崛起,让这类项目得到了较高的市场溢价。医疗健康产业,将成为海尔集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一步棋。

有广阔的市场格局、有较高的入门标准、有着资本市场的较高估值溢价,海尔集团的大健康之路,仅仅是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