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馆独家珍藏 国内少数花纹海豚骨骼标本露相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为让全民更了解鲸豚,委托鲸鱼龙生态公司,将小花纹海豚制作成骨骼标本。(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为让全民更了解鲸豚,委托鲸鱼龙生态公司,将小花纹海豚制作成骨骼标本。(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基隆海域近年陆续出现鲸豚踪迹,2018年曾有一只小花纹海豚迷航至八斗子渔港,经救援仍不幸死亡,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为让全民更了解鲸豚,委托鲸鱼龙生态公司制作成骨骼标本,目前陈展于典藏馆一楼,是国内少有完整花纹海豚幼体骨骼的标本。

基隆八斗子海域8月7日首度出现热带须鲸,为台湾留下一笔纪录,也引起大众与台、日相关专家与学者们关注。海科馆表示,鲸豚属于保育类动物,国内也曾有鲸豚搁浅、抢救等多起案例,2018年8月7日八斗子渔港也曾发现一只迷航2天的小花纹海豚,经救援人员多次引导出海仍无效,最终因体力不支沉入港边消波涵洞内死亡。

小花纹海豚死亡后,被送到海科馆进行研究。海科馆长陈素芬说,经兽医解剖发现牠仍为幼体、身形消瘦,且有被其他生物攻击痕迹,胃内仅残留塑胶碎片,显示与鲸豚妈妈失散后长时间未进食,最终体力不支而亡,也显现人类在海域活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陈素芬表示,为让全民更了解鲸豚,并为东北角海域留下纪录,续委托鲸鱼龙生态公司协助制作成骨骼标本,目前陈展于海科馆典藏馆一楼,也是国内少有完整花纹海豚幼体骨骼标本的展示,她提及,生物标本典藏同除了为自然史留下证据外,也兼具科学与大众教育意涵。

协助进行标本制作的鲸豚专家李宗翰指出,海豚的幼体因为软组织非常多且未钙化,故在标本制作上有一定难度,需要特殊技术才能够完整的保留骨骼,而鲸豚有时在外观上看似无异常,但从骨骼标本上能看到其生前受伤与病变的痕迹,对于鲸豚相关研究非常有帮助。

国立海科馆研究典藏组主任施彤炜进一步说明,为了提升社会大众对于鲸豚的认识与海洋资源的永续,与专业科学绘图师江匀楷合作研发教案,希望透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花纹海豚的构造,以及鲸豚适应水中生活的方式,并设计一系列互动体验,以多元方式展开体验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