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馆化石微型展登场 80件古生物遗体亮相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近期于典藏馆展出80件古生物遗体。(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近期于典藏馆展出80件古生物遗体。(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海科馆内收藏,来自摩洛哥寒武纪时期的大型三叶虫。(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海科馆内收藏,来自马达加斯加白垩纪时期的马加鹦鹉螺。(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提供/陈彩玲基隆传真)

国立海洋科技博物馆搜集全球各地珍贵化石,近期于典藏馆展出80件古生物遗体,包括摩洛哥寒武纪的大型三叶虫、马达加斯加白垩纪的马加旋菊石等。馆长陈素芬表示,基隆八斗子曾出现海胆化石,欢迎民众利用端午节连续假期前来探索。

陈素芬指出,馆内多年来搜集来自摩洛哥、美国、德国、印尼、黎巴嫩等国家的化石,今年举办化石微型展,以「亿万年的见证」为题,希望民众透过这些古生命留下的历史足迹,探究地球过去的蛛丝马迹,了解台湾海洋生物早期的样态,进一步推测当时地球的生态环境。

陈素芬说,海洋类化石在欧洲与南、北美洲多以虾类为主,台湾则是螃蟹居多,常在西部海岸被发现踪迹,这次馆内展出的螃蟹化石,是研究人员在桃园大溪所挖掘;另在馆场周边的八斗子半岛及海岸地区,也常出现海胆化石,民众可能不太留意,但化石可能就在身边。

海科馆进一步指出,一般人较常听见三叶虫化石,是古生代寒武纪时期的生物,身体分为头、胸、尾三部份,距今有5亿4千万年历史,而台湾地质年龄仅约600万年,不会出现其踪迹,但在展场入口处左侧的橱窗,有来自摩洛哥寒武纪时期的大型三叶虫,值得民众前来欣赏与探究。

海科馆研究典藏组主任施彤炜补充说明,化石是存留在石头中的生物遗骸、排泄物或生物痕迹,这些物质经过地层变动,包含高温、高压、风化、侵蚀、氧化、结晶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后,矿化而成。她提及,在多数人印象中,只有硬的东西容易被矿化成化石,实际上,许多生物肉体都能变成像石头一样硬的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