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花莲大地震 房屋出现裂缝怎么办?(苏南)

花莲市天王星大楼因强震造成倾斜,6日余震不断暂停拆除作业,将安装钢梁支撑后再拆除。(李忠一摄)

花莲4月3日早上7:58分发生芮氏规模7.2级地震,已经造成12人死亡,失联者12人,台湾921地震后近25年来的最大地震。截至4月6日中午止余震已经超过6百次,令民众担心,自家房屋若因地震出现裂缝怎么办?

主要考量乃是裂缝对于房屋结构力学的影响程度,如果是木板、石膏板、矽酸钙板等非结构性材料之裂缝,似乎不必过虑,但仍须将修复,否则会像松脱的天花板一样打伤人,因地震而剥落震松的墙壁粉刷层亦须清除,以免掉下来伤人。

地震是借由P 波、S波 或上下跳动把力量传给建筑物,而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抵抗地震水平力主要的结构杆件(structure members)不外乎梁、柱、楼板与剪力墙(shear wall)等,尤其剪力墙是最有用的。这次倒塌的花莲天王星大楼,在街头转角处外墙系采用「玻璃帷幕墙」;笔者认为,如果建筑设计时采用「剪力墙」的话,可能就不会发生事故。

建议花莲等地震频繁区域的高层建筑应加强「结构耐震设计」,可不必再采用「玻璃帷幕墙」,因其除无法抵抗耐震力外,也不符合「节能减CO2」之国际潮流!建议多采用「由顶楼到楼下的剪力墙」才是地震水平力的「大力丸」抵抗杆件,如下图之台北市忠孝东路与基隆路交叉口的春秋大楼,同样也是转角交叉口,有了这两片剪力墙成为抵抗地震力的中流砥柱,如果没这两片剪力墙则转角交叉口处上面的楼板就变成悬臂版,地震时发生的倾倒力矩将可能导致建筑物倾倒风险大增。

春秋大楼剪力墙。(图/作者提供)

除转角处没有剪力墙可能是天王星大楼倾倒原因外,当时的建筑耐震设计法规对于设计地震加速度系数要求太低也可能是原因。天王星系于民国75年取得使用执照,当时虽有地震力设计规定,但尚无耐震设计及抗震施工细节的详细规定。

而我国的耐震设计规范是民国 88年921地震后才大幅修改的,规定「震区水平加速度系数」、「各类地盘水平向正规化加速度反应谱系数与周期之关系」、「垂直地震力」等规定,将台湾地区之震区划分由原来4个震区修正为2个震区(地震甲区及地震乙区)、工址加速度系数及各种地盘平均加速度反应谱等。此外,天王星施工时是否有偷工减料等因素,也是大楼倾倒可能原因。

地震后如果房屋的柱、梁、楼板或剪力墙等承载力量之杆件出现裂缝(粉刷层除外)、混凝土剥落、钢筋裸露甚至弯曲、柱头柱底挫曲、墙壁裂缝,梁下垂增加变形、基地倾斜或下陷等之房屋损害现象,可能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可以上网参考内政部的「灾害后危险建筑物紧急通报表」(https://glrs.moi.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005),或请土木技师、结构技师或专家学者来评估。

(作者为云林科技大学营建系名誉教授、国立台北科技大学土木系兼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