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文,到底怎么才能有文采?

首先要声明一下,如果您是抱着给孩子找个“高分作文写作技巧”的目的来看这篇文章,那抱歉,我们有点标题党了。

为节省宝贵时间,您应该选择退出不看。

当然,如果您没有立刻退出,那说明我们还可以聊聊,把文采这件事尽量聊清楚一点:孩子写作文要不要追求文采?

为此我们尝试着搜索了一下知乎,发现对“文采”的刚需已经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群体,比如网友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培养孩子的文采,应当让他背什么书?

你读过最有文采的高考作文是哪篇?

怎样让自己的文章看起来很有文采?

……

然后也有很多不请自来的专栏文章诸如“作文没文采?我来告诉你一百句万能引用!”等等。

这么看来,“文采”一定是个好东西了——尽管在“文采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上,我们并没有形成共识。

那什么是文采呢?文,就是文章,采,作名词的时候本义是指多色的丝织品,所以这两个字合起来大概是这么个画面:

一个人在写文章,就好像他在做衣服,现在假设衣服的底子已经差不多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给衣服加一些色彩和各种图案设计,让这个衣服显得更好看。

所以如果你同意这个类比,那么“孩子写作文要不要追求文采”,就约等于“我们要不要把一件衣服做得好看”。

这好像是问了一句废话,谁不想衣服好看呢?或者说,这世界上有人会成心做出很丑的衣服吗?大概率不会对吧?

可是这世界上有没有丑衣服呢?当然是有的,就像在一些地方你会看到匪夷所思的建筑造型。所以问题出在审美能力上。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变成了:成年人如何引导一个孩子对文字进行审美。

如果您已经看到这里了,我们仍然需要再提醒一遍:提高一个孩子的审美能力可能让他受用一辈子,却未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作文成绩,理想状态下也许这应该是“二而一”的事情,可是现实恐怕还不能让我们如愿。

毕竟审美其实是个需要细品的慢功夫,而对一篇作文给出评分,阅卷老师只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以也许在作文里安插几个金句,的确能给自己挣一些分数,但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内。

在一件衣服上很刻意的绣上几朵大红花,等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会意识到,这是一件有些羞耻的事情。

不过孩子是一点点长大的,所以对孩子文字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按阶段来。

第一层:以描写、辞藻、修辞手法等等作为文采

对一个小学生来说,他学会了新的形容词,学会了新的成语,学会了新的修辞,这都是文采上的进步。这一点是必须要承认的,完全跨越这个阶段去讲后面的东西,那也是误人子弟。

可是如果一个孩子,读了中学,阅读面更广,有了更多的生活阅历之后,如果还把这些看做是文采本身,那就彻底把路走偏了。

《语文报》前主编闫银夫老师在近期的一场线上公益读书会上,就用了“妖气”这个词来形容现在某些中学生的文章:

“这几年我在做他们的稿件审定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很多初中孩子的作文都有了一股妖气。对,妖怪的妖。”

“为什么说是妖气?就是这个文章,词语非常华丽,但是读完之后几乎想不起他到底说了什么内容。如果你从技巧层面说,他好像看起来很娴熟了,各种文字技巧的运用,语言的华丽程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但是没有内容。”

“这就是一种不正常的作文,其实就是小时候他们慢慢积累出来的一种东西,是一种毛病。”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一个逻辑问题:如果说小学生丰富自己的辞藻,学会修辞是作文的必经之路,为什么积累到初中却成了“妖气”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学生是不知道用什么词和句来表达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东西,所以他需要学习:哦原来A词正好可以用来描写这个情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步是不能跳过的,通过阅读或者任何其他渠道去接触到各种表达方式,这是一切写作的基础。

可是当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已经有了足够丰富的语料库,此时的写作就不应该是寻章摘句式的模仿,而是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也就是从ABCD里面选那个最合适的表达,而不是选那个作文大全里最多人使用、看上去好像最有文采的那个。

这也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文采”的第二层。

第二层:以精确的、有逻辑的、有节奏感的表达作为文采

我们常说文字表达可以大致分为“内容”和“形式”两个部分,所以很多人理解的“文采”其实是指的“形式”那个部分,但事实上,更难能可贵的是精确和有逻辑,而我们说能够受用一生的文采,也主要是指的精确和有逻辑。

还是接着初中生阶段来说,精确就是“事物本如此”,一个初中生必须有这个感知力和判断力。

比如我们喜欢说太阳是“红彤彤的太阳”,可是太阳哪儿是红彤彤的呢?红彤彤是“非常红”的意思,你多会儿见过这样的太阳,大白天的太阳非常红?大概夕阳勉强有点红,但也绝对不是“红彤彤”的。

所以如果我们看到的太阳并不是如此,我们就应该按照自己的真实感觉去描述,哪怕那是一个完全杜撰出来的有点奇怪的表达,比如你可以形容夕阳像是快要熄灭的一盏灯。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强调的“精确”,是一个主观意义上的精确,所以重要的是你有感受,而不是把别人的感受当做自己的感受,不是把一些其实经不起推敲的粗糙的程式化的表达,当做自己的表达。

如果你在每个环节都能做到“精确”,其实距离“有逻辑”已经很近了,因为行文的逻辑无非是把所见所感有条理的串联起来。

其实关于提高写作逻辑,一句话概括就是:把事情说清楚,把观点说清楚,而不是去本末倒置的去整那些有的没的。

逻辑清晰了,你的文章才成其为一件“衣服”,没有逻辑,那是一堆布片儿。

当然写作的逻辑也是可以刻意练习的,比如去看看各种名著的评点本,像是金圣叹批的水浒,其中对句子、叙述之间的照应关系,结构、起承转合这些都有教科书级别的注明。

至于节奏感(也可以叫韵味),其实好的逻辑本身就自带节奏感,当然如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追求一点文字的“形式美”可能就更好了。

比如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有这么一段文字: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花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如果你试着读一下这段文字,那种流离失所之后“回不去了”的哀伤感是一点点弥漫开的,长短句的配合,押着“了”字的韵,苍凉,无力,却也有凄美在其中。

不过有件事你大概也注意到了,这段文字里尽是几个平常事物,白描之下甚至有几分童稚感,而这,正是文采的第三层境界,大概也可以算是最高的境界了。

第三层:“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这话是鲁迅说的,是值得反复揣摩的。什么样的文字称得上是最好的文字?

所谓语到极致是平常,我们认为最好的文字,就是老老实实按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叙述和描写。从审美的角度说,返璞归真的、老实本分的文字是最美的,有雕琢痕迹的文字,比如大段的排比、叠句,令人目眩神迷的形容词,这些东西到了这一层里,都是匠气。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去掉那些冗长拖沓、华而不实的句子,留下来的筋骨的部分,才是这一层意义上的“文采”,这是最高级的“文采”。

也许对一个孩子来说,他还很难靠自己的实践去体会这种“天然去雕饰”的文字意味,但成年人有必要告诉他们:这,才是好的文字。

其实但凡你是中国人,这种审美趣味就应该是植根于骨子里的,我们以传统绘画为例,自带气韵的文人山水画,在审美层次上一定高于匠人的工笔画,无论你的工笔画有多么神似——这大概只能说是,起评分上就落了下乘。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真实的所思所想,那么这些指标,就会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他会专注于观察和思考,专注于在语言的世界里找到那个最恰当的词和句,而不是专注于言之无物的“妖气十足”的华丽,又或者干脆专注于背几篇范文。

最后有两句话送给老师和家长:

我们要告诉孩子,你的世界是你的,你的作文也是你的。

我们要告诉孩子,文采即是文字的美感,我们可以不够有文采,可是生而为人我们不能不知道什么是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教育最优解。

教育也许永远没有最优解,但教育从业者们一直在寻找最优解的路上。我们愿与关注教育的人们同行,我们只呈现关于教育的思考和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