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项指标…特教老师叹「像写作文」 每年1次只能放生孩子

校务评鉴跟特教评鉴时间错开,让老师几乎年年都在做评鉴。(图/翻摄全教总脸书)

记者卢映慈综合报导

「评鉴」相信是很多公务机关恶梦,蔡英文总统师铎颁奖典礼时承诺「评鉴简化」,加强老师愿意接行政职的意愿,但特殊教育老师哀叹,「根本不需要接行政,就有一堆评鉴」,比起其他人几年才一次的评鉴,特教几乎年年来一次,让老师直呼「根本就在训练写作文!」

全教总6日表示,评鉴系统思维是要大家证明自己「很棒、没有任何缺点」,也影响学校经费、等级,甚至招生的名声,所以为了拿到好成绩,都会提前半年、一年开始做准备;光看指标最多的台中市,一次评鉴要给140项目指标成果,最后叠出一堆「量化、美化」的公文,根本无法反应教学现场,「这些文件跟成果报告,每个指标都要统计2~3年的资料,最后老师根本就像在写作文」。

▲▼全教总表示特殊教育评鉴(特教评鉴)让老师像在写作文。(图/翻摄全教总脸书)

校务评鉴4年一次,已经让许多老师吃不消,但特教评鉴3年一次,加上中央地方的评鉴也是3年一次,时间全部错开的情况下,特教老师几乎年年都在忙评鉴,「做资料就饱了,哪有时间关心孩子」;全教总说,特教的学生需要大量的关心跟陪伴政府重视是正常的,但「对教育有热情的老师不是评鉴、访视可以产生出来的」,特教孩子需要等待,不是用指标逼迫。

国教原民特教组蔡志明则表示,特教的评鉴内容会从「特教通报网」取得资料,不需要再由学校提供,未来会研拟修改《特殊教育法》,把特教班评鉴跟特教学校的评鉴都纳入「校务评鉴」,让老师不用一直办理;另外,今年底前评鉴简化的部分,目前已经做到的包含特教学校指标从51项简化为15项、特教班指16项简化为6项、地方政府特教行政评鉴从18项简化为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