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的原力覺醒:願票房與你同在

图/美联社

《星际大战:原力觉醒》(Star Wars: The Force Awakens)在2015年12月上映,这不仅仅是做为影迷引颈期盼、经典系列电影的第七部,也是迪士尼自2012年花费40.5亿美元买下卢卡斯影业、星战版权后,首部推出的续集电影。

就算不是星战迷,多少也会对最新一部续集电影的上映消息有些印象;又如几年前迪士尼收购《星际大战》版权的新闻,即使不清楚细节,在大众媒体的强力放送下,想要完全不知道也难。毕竟,这可是一件「大」事,无论是星际大战的伟「大」、还是收购金额之「大」,总之大到你无法忽视。在原力觉醒上映的此时,很适合用这篇小文章,来谈谈星战与美国的「大」:大媒体、大电影、大时代。

▎星际前的电影大衰败

要谈星战之大,就先回到电影的原点:1977年《星际大战》在美国上映。今天我们对于好莱坞卖座巨片这种事,多半习以为常,年年寒暑假、逢年过节都要震撼上映、磅礡一下;不过这种我们见怪不怪的震撼,对当年《星际大战》横空出世前的美国电影市场来说,就跟原力、光剑一样超乎想像。

美国在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早期,面临电影市场的剧烈衰退,拿售出的电影票张数来说,70年代早期电影票卖出总张数约1亿5千8百万张,我们对比战后的美国电影市场数字,即可看出这种差距:1946年电影票卖出总数约为7亿8千2百万张。

后来发行《星际大战》的20世纪福斯电影,在1971年的损失也高达7700万美元。针对美国电影市场不到三十年就已如此衰退的现象,前派拉蒙总裁彼德巴特(Peter Bart)说:「这是美国电影史上,史无前例的凄惨落魄。」。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虽然复杂,但就大方向来说可以厘清几个脉络,第一个是越趋强势的电视媒体。自1950年代以后,美国电视的发展越来越成熟稳固,也更加深入每一个家庭。当CBS、ABC等老牌广电集团开始制作电视电影时,对电影公司而言的确是扎扎实实的打击;与其买票进入电影院,人们可能更想抱着微波餐守在电视机前面。

但如果有好看的电影,为什么不干脆走进电影院呢?

前文说得好像很惨,但60至70年代的美国电影也并非如此不济。回顾一下这段时期,看看精美的《一树梨花压海棠》(Lolita, 1962)、《埃及艳后》(Cleopatra, 1963)、《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1964)、《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 1965)、《毕业生》(The Graduate, 1967)、《我俩没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 1967)、《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乃至《冷酷媒体》(Medium Cool, 1969),族繁不及备载。

不过问题就来了,这里要谈的是第二条脉络:政治与社会。60年代以来历经希望的精神指标甘迺迪、刺杀案后继任的詹森、以及身陷水门风暴的尼克森,这个被称之为「越战-水门」的时代,其社会集体精神躁动骚乱,是一个勇气与愚行并存、振奋与沮丧跌宕的年代。

60与70年美国进入所谓的「越战-水门」的时代,政治的纷乱结合人权运动的反击,整体社会陷入一股精神躁动的骚乱。示意图/维基百科(CC BY-SA 3.0):伊朗前美国大使馆墙上的反美涂鸦。

▎原力酝酿:精神躁动的年代

独立电影制作人罗斯·梅尔于1965年所导的电影《小野猫公路历险记》。图/维基共享

欧美社会在1960年代的动荡,性解放、反政府、民权运动众声喧哗,对于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从思想到行动,都是剧烈的冲击;连带着当时的电影选材也跟着肆意大胆起来──性爱、毒品、暴力、乃至于存在许久的种族问题。从B级片王罗杰·科曼(Roger Corman)或以情色暴露著称的罗斯·梅尔(Russ Meyer)等人的作品可见一般。

然而,社会风气却没有将大众吹进电影院,片商仍在苦思对抗三大广电网CBS、NBC、ABC电视的全面进攻;有的人正如同前文所述,在个别电影中下重本,打算以奇观、高规格制作商业大片来吸引票房,成功者如《宾汉》(Ben-Hur, 1959),但也有像《埃及艳后》这种差点赔垮公司的作品。

在此十年之间,受到法国新浪潮的影响,美国也有属于自己的电影新浪潮,或谓之「新好莱坞时期」,反思类型电影的形式与主题,为在纷乱的社会体制与衰败的好莱坞,摸索出一条新路。60年代早期出现了希区考克的《惊魂记》(Psycho, 1960)、连安迪・沃荷也开始加入电影创作行列,首部电影《睡》(Sleep, 1963)长达5小时20分,没有剧情与对白,就是一个赤裸男子呼呼大睡,大胆探索电影艺术与选题的可能。

从黑人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美国陷入越战的泥淖、反战叛逆到女权运动的开展,政治与社会的讯息和电影之间有着交互影响作用,撕裂、冲突、撞击的气味从电影胶卷就闻得出来。当时许多导演想追求的,多是强烈个人化制作、或是对性议题的探索、对传统与道德的挑战。

然而,此番成就并未能振作电影院关门大吉的颓势;在营收考量之下,美国电影工业开始出现一种「复古」──回到1930、1940年代的美国,那时的电影纯粹就是娱乐、就是赚钱。这条思路逐渐从社会、政治纷乱的纠缠中脱颖而出……

▎大片来了:《大法师》、《大白鲨》、《星际大战》

1969年《逍遥骑士》(Easy Rider)做为开路先锋,将60与70年代冲出一条分水岭,仅以36万美元的成本回收4千1百多万美元票房。1972年柯波拉的《教父》(The Godfather)表现应不用赘言,其后1973惊悚问世的《大法师》(The Exorcist),成本1200万美元,也横扫了4亿4千多万美元票房,这个成绩在当时已是数一数二,两年后就被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鲨》(Jaws)超越,以900万美元的预算回收4亿7千万美元票房。

片商似乎终于找到了活路,紧接在《大法师》、《大白鲨》之后,1977年《星际大战》的上映,完全证实电影界存在着炼金术──1100万美元的成本,创造7亿7千多万票房的利润。发行《星际大战》的20世纪福斯,原本曾在60年代因经营问题而濒临破产(例如大笔挹注《埃及艳后》),70年代在几部卖座电影的推出下起死回生,到《星际大战》时还开始了第一次的电影授权事业,光是周边商品的利润就超过40亿美元,连当年福斯的主管都未曾预料:「当时没人想过这种管道(商品授权)可以赚这么大!」

卢卡斯从《星际大战》这部原本针对儿童、青少年观众的作品,意外开启了电影市场新纪元;另一方面,片商在宣传的成本的投资也逐渐攀升,例如《大白鲨》花了70万美元宣传预算,制作长达32秒的电视预告、也在电影院中将近4百多场次播映预告。

大片开启美国电影授权事业,周边商品带动买气,授权成为电影产业一大营收来源。photo credit:Loren Javier (CC BY-ND 2.0)

▎票房大反击:觉醒的米达斯公式

《星际大战》票房赚这么大,有迹可循吗?学者艾普斯坦(Edward J. Epstein)以许多商业大片的内容模式,归纳出以「点石成金」典故命名的「米达斯公式」(The Midas Formula):

虽然艾普斯坦是以1999年至2004年的大片为观察,但用来回头检视《星际大战》:没有美国过去强调的色情、残酷暴力,比以往的电影更强化声光效果,也比《2001:太空漫游》较为青少年、一般家庭所接受。

因应票房与「终于」想看电影的人潮,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型影城的出现,才能容下这些好莱坞大片。若要说《星际大战》的时代意义,其中一个就是宣告好莱坞大片、大影城时代的来临。自《大法师》、《大白鲨》、《星际大战》开拓电影市场这座金山之后,制作电影的理由从「导演想拍的」变成了「观众想看的」。

而从社会与政治的脉络来看,美国政府从卡特走到雷根,特别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这段期间,政府极欲摆脱过去那段骚动不安、抗争不断的年代,雷根于1981年就任后,曾谈及美国过去沉溺在自我批判的精神世界里,他认为1960年代自我、反叛的世代为下一代做出不良示范,并公开呼吁美国人应该寻回那个高贵可敬的、英雄主义的国家形象。于此脉络之中,《星际大战》和大型电影院的出现,不仅让电影新浪潮逐渐退出舞台,也让电影走出一条超级娱乐巨片的大路。

80年代后亟欲摆脱过去那段抗争不断的记忆,美国电影产业也改走复古风,重拾英雄主义的国家形象,并回归以商业娱乐为导向的制片逻辑。(图:除了星战迪士尼旗下还有漫威(Marvel)系列作品,商业片庞大营收利益垄断电影市场,对过去个人化独立制片造成的排挤不言而喻。photo credit:JD Hancock (CC BY 2.0)

▎资料来源

Education, 2009.

Mark Cousins, The Story of Film, Pavilion, 2004.

Peter Biskind , Easy Riders, Raging Bulls: How the Sex-Drugs-and-Rock 'N Roll

Generation Saved Hollywood, Simon and Schuster, 1999.

Ronald V. Bettig, Jeanne L. Hall, Big media, big money : Cultural Texts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 Rowman & Littlefield, 2003.

Edward J. Epstein着,宋伟航译,《大银幕后:好莱坞钱权秘辛》,远流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