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废止旧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办法,同时颁布新办法

消息来源:合肥市教育局

鉴于优化营商环境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规定要求,合肥近日废止2022年5月18日发布的《合肥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办法》(合教[2022]44号)。

本决定自2023年11月3日起施行。

接着合肥教育局又公布了新的预付费监管办法,不过删除了一些关于保证金的相关条目。统一纳入了国家校外培训监管平台。

这个事情也引起了教培圈的讨论,刚开始以为是放松,其实并没有。

预付费资金监管是一如既往执行的,毕竟这个可以有效规避卷款跑路,而且自从学科被资金监管以来,圈内鲜少学科培训机构爆雷跑路,但是非学科反而多了起来,尤其以早教、舞蹈等机构为主。

也说明,未来监管的重点可能会转移到非学科上面来。

不过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最近包括广州、洛阳等地,有官方曝光,培训机构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收费,没有将预付费缴入制定账户,这也是一种风险。

另外,大家有反映校外培训监管端有点难用的情况,老师们、家长们使用起来不够智能,可能还需要开发升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

具体办法如下:

各县(市)区教育、科技、文旅、体育、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各有关银行:

为全面加强我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有效规范各类校外培训行为,切实保障参加培训的中小学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人民银行 税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的通知》(教监管函〔2021〕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管对象

本通知中的校外培训机构是指由各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审批管理,在民政、市场监管部门登记的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校外培训的机构。预收费是指机构向学员预先收取不超过三个月或60个课时且不超过5000元的校外培训服务费用。

二、监管内容

1. 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采用风险保证金和预收费资金银行托管模式。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采用预收费资金银行托管模式。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相对应的校外培训银行托管资金的监督与管理。

2.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本机构的党组织,严格落实党组织参与重大财务决策和监督制度,依法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机制。机构法定代表人对本机构财务工作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3.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严格遵守《银行账户管理办法》规定,将机构所有银行账户(含基本账户、一般账户、专用账户)报所属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并将收费备案账户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以下简称监管平台)管理。银行账户发生变动的(包括新增开立、变更、注销等),应在变动后及时履行相关备案手续。

4. 监管平台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预收费、培训合同、课程、师资等信息发布和退费纠纷处置等服务,对学员预收费资金实时监管,保障学员和培训机构双方合法权益。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依托监管平台,向学员提供预收费、合同签订、师资和课程查询、退费等服务。

5. 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将审批的校外培训机构全部纳入监管平台,对机构收费价格、资金兑付、办学行为、培训材料、从业人员等方面实施全覆盖监管,对机构预收费资金进行风险管控,依法依规处置机构预收费专用账户中大额资金异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等违规行为。

6. 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要与银行签订预收费托管协议,并监督校外培训机构和银行签订预收费资金监管协议,督促校外培训机构和学员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监管平台内注册的银行均可提供服务。

7.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主动通过监管平台向所属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提供资金监管账户、培训课程、师资场地、合同签订、交易流水、预收费支付进度、账户余额等信息,与所有学员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及时指导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预缴学费并足额转存至托管账户内,机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具发票,发票内容应按照实际销售情况如实开具,不得填开与实际交易不符的内容,不得以举办者或其他名义开具收付款凭证,不得以收款收据等“白条”替代收付款凭证。

8. 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应督促机构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收费项目与标准应在办学场所公示栏等显著位置公示,并于培训服务前向学员明示。机构预收费资金必须全部进入本机构培训收费专用账户,不得使用本机构其他账户或非本机构账户收取培训费用。机构不得使用培训贷方式缴纳培训费用。校外培训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以充值、次卡、转课包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有违规收费的,机构应当无条件及时和足额退还学员(家长)。

9. 监管平台自校外培训机构开课起计时,按照监管平台协议约定和培训课程完成进度,将预收费托管账户中相应课程预收费划拨至机构指定的结算账户。机构相应课程培训结束后,学员本期预收费余额不纳入监管范围。学员(家长)提出退费的,按监管平台协议约定条款执行。

10. 各县(市)区应当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纳入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和社会风险防控的重要环节和举措,将预收费资金监管列入对机构的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年审年检和教育督导范围,开展信用联合惩戒。对预收费资金未足额缴入监管账户的,由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当年年检将该机构定为不合格等次。情节严重的,可认定为失信行为,载入执业信用档案,直至采取停业、注销办学许可证(核准书)等处罚方式。

11. 校外培训机构举办者应当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机构享有法人财产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抽逃预收费资金。出现资金安全隐患的,应主动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对有重大资金安全风险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应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对其银行账户进行直接监管。对拒不配合资金监管,利用资金体外循环、“账外账”及其他方式逃避资金监管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置。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直至注销办学许可证(核准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 校外培训机构终止办学的,应当凭相关证明材料向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预收费托管账户撤销申请,经审核同意,托管银行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账户撤销手续。机构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应当凭相关证明材料向县(市)区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提出预收费托管账户相关信息变更申请,经审核同意,托管银行按照变更后的重新签订协议。

三、相关要求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实行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是国家法律赋予校外培训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既可以保障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安全,维护举办者、培训机构、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防控校外培训机构办学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培训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二要落实各方责任。校外培训机构法定代表人是第一责任人,财务部门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县(市)区校外培训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综合运用年度检查、专项督导、日常巡查等方式,全面监管各机构预收费资金。对因履行职责不到位造成涉稳事件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追究相关机构及责任人责任。

三要建立长效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总结提炼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机构预收费监管的长效工作机制。要根据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工作举措,健全与“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协同监管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学生、家长理性选报校外培训,自觉抵制机构违规办学行为。

消息来源:合肥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