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燃料的前世今生:关于铀、钸与钍那些事(二)

日本研发生败的文殊滋生式反应炉,1995年完成,2017年除役,运作时间不足100天。只能希望下一个会更好。(图/IAEA)

1934年,美国科学家费米(Enrico Fermi)与德国奥图‧哈恩(Otto Hahn),各自进行了中子撞击铀的实验,他们原先的目的是要寻找铀之后的元素,不过没有成功,却证实了核分裂。不过到了1940年,柏克莱大学的西伯格(Glenn Theodore Seaborg )与麦克米伦(Edwin Mattison McMillan),利用氘核撞击铀,成功找到了2种新元素,分别以海王星(Neptune)为名的镎(Neptunium),以及以冥王星(Pluto)为名的钸(Plutonium)。

自此,像是铀238这种,可利用粒子撞击形成别的核分裂物质的,就被称为「可增殖元料」(Fertile material),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吸收中子以后,间接地形成核燃料,也就是钸239,这就是下一代核反应炉「滋生式快中子反应炉」的原理,在理论上,现有的用过核燃料,都由用这样的技术重新核反应继续发电。

第1个核武器装置「小工具」,它是实验核武器威力的,所以不需要外罩与弹翼那些东西。它的外表圆胖胖的,是以浓缩钸为核心。(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投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以铀235为核,采用枪式引爆,外表比较长。(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投在长崎的胖子原子弹,它也是钸239为核心,外表圆胖,与小工具类似。(图/美国国会图书馆)

钸最早的用途也是核武器,曼哈顿计划期间,在分离与浓缩铀235的同时,也利用上述提到的增殖技术,在增加钸239的数量,而且科学家还计算出来,要达成起爆最小核武器的程度,钸239仅需15公斤就够了,比铀235的50公斤还少的多,因此钸原子弹的制作难度相对较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州的「三位一体核武实验」(Trinity nuclear test),第1枚核武装置「小工具」(The Gadget)就是钸原子弹,而投放到长崎的「胖子」原子弹(Fat Man) 也是钸原子弹。

还是把重点放在和平用述。与铀235相似,钸239也是合适的核能发电材料,事实上,在核反应炉研发的早期,科学家担心铀元素中,比例只有0.72%的铀235可能会不够使用,因此在1946年,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的人类第1座核反应炉EBR-I,就是使用中子滋生式的,它以铀238为增殖材料,持续产生钸239再进行核反裂反应。在1951年12月20日,正式运转时,它产生的电力点亮了4个灯泡,象征人类进入核电时代。

世界第1个核子反应炉EBR-1,它以铀238为增殖材料,持续生成钸239进行核反应,成功推动涡轮点亮灯泡。(图/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

快中子滋生反应意示图,铀238被转化成钸239,由钸239进行核反应,整支核燃料能够被充分使用,从反应开始到燃料耗尽,至少80年。(图/网路)

其实理论上,由于中子滋生式可以将铀238增殖成钸239,再进行核反应,因此铀燃料的潜力可被充分利用,其燃料使用效率会比现行的低浓度铀235,要高出10倍,大概填充一次燃料,就能运转80年而不必再更换燃料,如果目前地球上已累积的用过核燃料被充分利用,大概可以使用1千年不虞匮乏,彻底解决人类的能源问题。

不过,快中子滋生反应炉的技术难题不少,EBR-I在运作4年后(1955年)就因燃料夹具太厚,冷却不足而造成炉心熔毁。到了1966年,密西根州费米核电厂的「费米1号」( Fermi 1)滋生式反应炉也出现部分燃料熔毁的问题,虽然美国核管理委员会表示,没有异常放射性释放到环境中,但是这也显示了快中子反应炉的技术困难。另外世界第1艘使用铅铋冷却式快中子反应炉(型号KT-1)的核潜舰-苏联K-27号潜舰,虽然在试航时达成新的航行速度纪录,但是却在1968年5月 24日发生辐射泄漏,144名舰员,有9人死于辐射中毒,被称为「水下车诺比」事故,由于该事件没有像K-19那样被拍成电影,所以较不为人知。

日本在1995年完成的文殊快中子反应炉电厂,也因数次的钠冷却剂导致失火,长期停炉没有真正运作过,在2017年宣告退役。

并且浓缩铀的技术在之后也更为进步,意味着铀235的供应无虞,不需担心枯竭,于是美国海军上将李高佛决定先停止快中子反应器的研发,专心在慢中子反应器的优化,这也使得现在的商用核反应器绝大多数都是使用低度铀235,每18个月需要更换燃料的类型。

李高佛的远见是有道理的,但是留下一个后续问题,就是用过的核燃料会累积的愈来愈多,并遭到群众团体的炒作成为反核运动主要抗议的目标。因此快中子反应炉在近十年以来再次被提及,包括比尔盖兹的泰拉动力(Terra Power)所研发的行波式反应炉(TWR, Traveling wave reactor),目标也是将用过核燃料充分利用。

如今核能科技比以往更进步,新的仪控与管理系统也有助降低事故的发生,因此许多核电支持者相信,这一次快子中反应炉强势归来,可以达成商用化的目标。

其实,在快中子反应炉还没完成的现在,已经有一些掺有钸元素的核燃料在使用中,这就是MOX燃料,全称「混合氧化物燃料」(Mixed oxide fuel),这种核燃料混合了部分再处理铀与较高浓度的钸,使得反应炉里既有慢中子反应,但也有少部分的快中子反应,热效率与反应效率也更好。在欧洲大概有30座核反应炉使用MOX,日本玄海核电3号机、高滨3号机也是使用MOX燃料。

除了铀,以及相应生成的钸以外,最近十几年还有第3种核燃料的可能被提出,就是「钍燃料」,钍在地壳中的丰度比铀来的高,更没有匮乏的问题,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钍燃料才是核电技术的希望,是否真是如此?下回揭晓。(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