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在这市场最没存在感!为何急组200人部队、一年砸4亿元养兵?

(图/今周刊提供,刘焕彦摄)

今年以来,全球第二大电子代工厂和硕的关渡总部变得更热闹;有一群几乎每个月不断在「长大」的生力军,近期在科技业界引发热议。

这群人数超过一百人的工程师,其实在短短五个月前,是散落在鸿海、纬创、广达、神达的伺服器事业工作。现在,这批百人部队所隶属的单位,是和硕在今年初成立、编号「18」的事业群,内部简称BU18(第18事业群)。

该事业群的领导人,是从华硕时期就追随和硕董事长童子贤近20年的徐衍珍;而且,它在内部还有一支援军。这支援军,是14个月前,和硕的网通产品事业「第六事业群」旗下新成立的「5G产品事业处」,这个迄今员工数同样超过百人的团队,他们的直属主管,同样是和硕内部人称「徐博」、拥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电机博士学位的徐衍珍。

「过去,和硕被认为在伺服器的布局动作比较慢,未来这两个单位会相互合作,全力冲刺5G与伺服器市场。」一位研发出身的和硕老将告诉我们。「我们在看,徐博手下这两个加起来200多人的团队,应该很快就会超过400人!」一名电子组装业高层观察,以BU18成立后,和硕对外积极挖人的节奏,这个过往在伺服器产业「存在感」最低的电子五哥,这次似乎是「玩真的」。

一场大赌注!

不过,也有不看好的声音。「历史上所有把Server(伺服器)做起来的公司,都是先赔个5年再说!」一名零组件厂的副总经理说,「之后就要看童(子贤)先生,有没有办法忍受那5年。」

如果一名工程师的年薪以100万元计算,400人的编制,等于每年光人事成本就至少4亿元,还不论产线设备、治具模具等动辄破亿的硬体投资,和硕这次再战伺服器,赌注不可谓不大,擅长后发制人的童子贤,这次究竟看中了什么?

原因很简单。伺服器,这个可以让多人透过网路同时使用、几乎是一台「看不到」的电脑产品,根据国际数据资讯(IDC)的估计,今年全球产值将站上3.4兆新台币的历史新高,并较去年成长13%,若以未来3年总成长率达30%计算,预估到了后年,产值就会比去年硬生生多出1兆元。

不单是和硕,为了伺服器生意,华硕也打破了过去不碰制造的原则。

过去14个月,华硕在董事长施崇棠的拍板下,前后砸了23亿元,并购工业电脑厂瑞传45%股权。这起并购案令人讶异的,除了是华硕这家PC品牌厂「跨界」工业电脑外,该公司更对外宣布,它将在瑞传的树林厂生产自家设计的伺服器,打破12年前将制造事业切割给和硕后、只专注品牌的坚持。

事实上,华硕布局伺服器已久,除了过去8年相关业绩连年成长,去年营收成长更逾5成;其中占比最大、成长最快的产品线,就是来自白牌伺服器的客户,包括欧洲最大网路托管商OVH、德国前三大网路托管商Hetzner都是其客户。

目前华硕伺服器事业部约400~500人,与技嘉网通事业群规模相去不远,而这个部门里面,目前有超过三分之一成员专注在白牌市场,一名伺服器业界人士透露,「听说华硕内部已喊出目标,该事业体6年内要IPO(首次公开募股)。」

在地化的刚性需求,加上元宇宙、自驾车、数位转型、线上支付等趋势,无不需要伺服器这项硬体,这更让相关的台湾供应商,在2月底俄乌战争以来,大盘修正超过1600点、跌幅近9%之际,成为相对抗跌的族群。

进入新的伺服器时代,被解构的,将不只下游组装厂的商业模式,将来可能松动的,甚至连上游晶片业者的排序,恐怕都将重新洗牌;而确定的是,在这个产业耕耘最久的台湾业者,都会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