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物价捎来好消息
核心物价捎来好消息图╱美联社
2022年美欧物价年增率
核心物价指数是CPI的一个特殊分类指数,把能源、食物自查价项目中排除,用以反映物价的长期趋势。惟各国核心物价内涵仍小有出入,美国是排除能源、食物两类,欧元区是排除能源及未加工食品,台湾是排除能源及蔬果。
■通膨的形成有两种原因,一是需求拉动,一是成本推动,景气过热以致供不应求,物价上扬,这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膨。而两次石油危机,原油、榖物等大宗物资飙涨以致生产成本升高,这是成本推动型通膨。货币政策对前者有效,对后者则会陷于两难。
美国6月通膨率升破9%,创二次石油危机以来新高,美股闻讯重挫400多点,在拜登政府缓和市场恐慌后,跌势稍缓,未料次日开盘又跌500点。人们对通膨的忧心,于此可知。
通膨率升至9.1%确实超乎预期,然而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预告可怕的通膨即将漫天盖地而来,或是说通膨高峰已过,未来将逐月走缓?这得把数字层层解开,才能看出真相。
通膨率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涨幅,这里的涨幅通常指的是年增率,CPI系综合食、衣、住、行、育、乐等价格而成,值得注意的是,这数百项产品的「活性」各有不同,有些活泼,有些安静,活泼者易涨易跌,变化剧烈,安静者文风不动,变化较缓。
依历年经验,数百项消费品中,最活泼者莫过于能源、食物这两类,只要发生战争、干旱,或者来个台风,它们马上大涨特涨,进而推升通膨率,昔日两次石油危机不就是以阿战争、两伊战争造成的吗?
战争、干旱既非经济学家所能预料,原油、榖物,以及蔬果价格的起落,自然也就不是货币政策所能调控,这正是让人头痛的成本推动型通膨。莫以为能源、食物只有两类,其占CPI的权重却逾两成,有着左右通膨率的能力。
若说「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一个活性大、过动的物价指数,那么,排除能源、食物的「核心物价指数」便是一个活性低、稳定的物价指数,最适合用来观察物价的长期趋势。
总的来说,通膨率较活泼,易被短期因素干扰,核心物价较平静,所反映的是长期趋势。因此,同样通膨率的升高,来自短期干扰与来自长期趋势,意义大不相同。若属短期的干扰,通膨压力在政治调停后就平息了,在复耕后就收歛了,但如果涨势已发展成长期趋势,连占权重八成活性低的项目也活蹦乱跳了,核心物价将会随之走高,如此一来,这场通膨就难以善了,麻烦就大了,1970~1980年两次石油危机酿成停滞性通膨(stagflation),正是如此。
那么,近来美国通膨率升逾9%,到底是短期的干扰?或者已演变成长期趋势?根据美国政府统计,核心物价年增率自4月起已连续三个月下降,6月的5.9%更创半年来最低。随着通膨率走高,核心物价涨幅反而走低,显示这一波通膨,尚非来自长期趋势,这可以说是不幸中之大幸。
由此可知,尽管美国6月通膨率升破9%,创40年新高,其实无需太过担心,因为核心物价那头已捎来好消息,再者,随着近月油价走跌,农工原料行情下滑,如无意外,自7月起通膨率将会逐月收歛。
除美国通膨率与核心物价是这个走势,欧元区的核心物价涨幅也远低于通膨率,以今年6月而言,欧元区通膨率达8.6%,而核心物价涨幅只有4.6%,这样看来,不论美国或欧元区,通膨率虽高,惟长期物价走势仍相对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