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龙合欢石沪 渔民每日巡补

石沪是利用海水涨潮时鱼群会随潮水进入,潮水退去时鱼虾贝类留在石头缝,渔民算准潮汐起落定时前往捕捞;图为长期投入保护石沪资源的老师带领民众体验捕鱼技巧。(黎薇摄)

澎湖县七美乡的双心石沪是游客到访澎湖的热门拍照景点,台湾本岛仅有苗栗县后龙镇外埔渔港合欢、母乃2座石沪,至今仍保存利用海水涨退潮的水位差捕鱼方式。随着石沪主人年纪增长,加上渔获量不如以往,石沪遇台风或强劲东北季风常遭破坏,当地关注石沪维护居民自发雇工填补石沪,希望让年轻一辈有机会了解早年渔民与大海斗智取胜的生活方式。

私人所有存世300年

外埔石沪已有300多年历史,中港溪出海口以南到后龙溪出海口以北海岸线多达22座石沪,每座石沪除了有名字,也各有主人。后龙镇外埔渔港北边的合欢、母乃石沪,是岛内仅存的2座石沪,苗栗县政府于2015年将外埔石沪公告登录为文化景观,委托后龙镇公所维护管理。

后龙镇文史工作者王启仁说,早期渔民就地取材,捡拾海边的矶石在潮间带以人工方式交错砌筑成ㄇ字半圆形,涨潮时海水淹盖整个石沪,鱼群随着海浪游进石沪觅食,潮水退去时鱼虾便困在石沪,渔民则算准潮汐起落前往捕捞,石沪渔获量也都受到潮汐、季节影响。

保留先民捕鱼智慧

石沪为私人财产,每座石沪股东有捕捞渔获权利,也有维护石沪责任,股东因为持股数不同,所分配的维修区域也不同,平日仅需要稍作维护,如遇台风或强劲的东北季风后常会毁损,石沪股东须聘请工人来填补石沪,避免石沪缺口越来越大。

尽管石沪渔量已不如以往,编号11号的合欢石沪是现存最完好的石沪,仍有渔民维持每日2次的巡补工作,当地里长也参与维护石沪,希望能保留先民留下的传统石沪捕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