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林佳龙「荣邦计划」 施振荣献策:援外要翻转思维

▲宏碁创办人施振荣。(资料照/翻摄自施振荣脸书)

记者吕晏慈/台北报导

宏碁集团创办人施振荣日前评论外交部长林佳龙提出的「荣邦计划」,他认为,台湾应将自己定位为「全世界的朋友」,利用经济发展的经验协助友邦,善尽世界公民的责任,并建立和友邦的「援外」新模式,让国人及友邦都充分了解、支持政府的政策,步步扩大双方可合作的新产业版图,让台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针对台湾外交路线,施振荣近日透过社群平台撰写长文,吸引网友转传讨论。他指出,林佳龙日前赴立法院报告施政计划时,强调政府外交政策将从「固邦」到「荣邦」,持续强化在友邦推动荣邦计划,他也十分赞同。

施振荣分析,台湾的「友邦」包括邦交国与友好国家,而台湾的定位就是「科技岛」,同时也要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做全世界的朋友,对当地做出贡献。他建议,政府借由援外政策在当地市场投资,「不仅对当地有利,对台湾也有利」,一方面让台湾的技术可以创造更大附加价值,投资获利最终也会回馈到台湾。

施振荣说,早期台湾的援外政策是透过「农耕队」将农业技术移转给邦交国,协助其技术升级,可惜对当地产业的发展协助有限,而今台湾已成为「科技岛」(Hi-Tech),同时也是世界的「创新矽岛」(Si-nnovation Island),正可借由分享台湾产业建立高科技产业及经营生态圈的经验,来协助友邦推动在地产业的发展。

施振荣举台积电赴海外设厂,及他正推动的「电动物流车」、「零碳排船」计划为例,他说,「都是从王道的思维出发,以『共创价值、利益平衡』的精神,希望能造就当地产业的发展」。

施振荣举例,台积电在海外设厂,也是希望能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并促成经济繁荣;而电动物流车、零碳排船,是由台湾掌握关键技术与零组件后,可将技术授权至市场当地,由在地合作伙伴制造,扮演供应链的一环,让产业发展在当地扎根,进而促进在地的经济发展。

施振荣表示,台湾的援外政策要翻转思维,过去以「捐助」方式援助友邦,未来应重新定位,将台湾的捐助款项转为友邦当地政府在荣邦计划中所拥有的投资股权,台湾并可协助提供其科技技术,目标是能在当地以产业化的方式永续发展,促成在地繁荣,而要能促成产业在友邦落地发展,很重要的关键就是要「利益平衡」,让台湾与当地产业的合作伙伴共享利益,如此才能「携手合作、共创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