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1万上重点中学没成,23万打了水漂,想破坏公平只会坑到自己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江苏的黎先生女儿今年小升初,为了上某重点中学,他花了31万元托人“帮忙办理”,但最终事情没有办成,对方只退了7.2万元,剩下的23万余元至今未退。黎先生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黎先生的转账行为应当被视为不法原因给付,同时也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应被认定为滥用民事权利,最终,法院当庭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据8月14日荔枝新闻)

小升初是孩子学习和成长中的重要时刻,能否顺利进入心仪的学校,孩子应该凭借个人能力和努力,而非家长的财力。然而,黎先生却试图将这一过程简化为金钱交易,这不仅是对孩子努力的忽视,更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践踏。试图通过“走后门”“托关系”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教育资源,不仅无法真正提升孩子的竞争力,反而可能助长不正之风,破坏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院的判决有力地回击了这种“歪心思”。驳回黎先生的诉讼请求,彰显了法律对违法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黎先生突破法律底线,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也只能自己来承担。

试图绕开法律法规走“邪门歪道”,自然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家长渴望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心理,编造各种谎言实施诈骗。对此,家长应保持清醒头脑,认识到天上是不可能掉馅饼的,只可能掉陷阱,要提高警惕;同时也要意识到,违法违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造成不良后果只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而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及时报警处理。

部分家长之所以会中这样的圈套,和如今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不无关系。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这可能是很多家长持有的观点。事实上,学习和成长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过程,并不是进入一所重点学校,或者过了一时一刻的关卡,就能一劳永逸、高枕无忧的。随着教育公平的深入推进、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更不可能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方式获取。即使有人侥幸让孩子进入重点学校就读,如果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水平跟不上,反而可能因为压力过大产生厌学情绪,影响长远发展。与其一门心思想钻社会的空子,不如理性地面对教育问题,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相关新闻视频截图

教育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任何试图打破公平的行为,看似让自己获取了利益,实则破坏了整个社会的环境,最终仍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共同遵守教育公平的原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中成长。同时,家长也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要去试探社会和法律的红线,以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