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川阻击战:粟裕王牌58师血战3倍敌军,拯救10万志愿军!

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1951年,粟裕大将直系领导的王牌部队58师,在华川地区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面对3倍于我军人数的敌军部队,58师坚守阵地,以攻代守,付出了相当惨烈的代价,但却拯救了10万志愿军,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朝鲜人民,乃至中国人民。

华川阻击战的具体情况到底是如何?

志愿军又是怎么成功抵挡三倍于我方人数的敌军的?

19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奔赴朝鲜战场。一到朝鲜,我军就给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个下马威,取得了第一次战役的胜利。

麦克阿瑟直到此时也没有把志愿军的实力放在眼里,他甚至对身边的下属骄傲自得地说:“中国的军队来到朝鲜战场,那就是陪着朝鲜军队一起体验一把被我们打败的滋味。”

嚣张的麦克阿瑟不可一世,但志愿军却并没能让他嚣张多久。

随之而来的第二次和第三次战役,我军利用朝鲜的地形地势条件,与“联合国军”部队大范围展开了穿插战和夜间作战,在规避对方优势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发挥我军优势,拿下战略目标。

1951年,第五次战役也随之爆发。在这场战役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我国志愿军与朝鲜的人民军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不过,我军的劣势也在这场战役中完全暴露了出来。

我们在作战过程中确实机动速度快,战略转移也非常灵活。可是,这就意味着抗美援朝的战线被我们无限拉长,最后延长到后备资源无法及时补给的程度。

后勤部队的机动速度是有限的,在战线拉长的情况下,志愿军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缺衣少食的困窘局面。朝鲜气候本就寒冷,这样的条件对我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粟裕大将提出:“继续进行第三阶段的战役,会让局面彻底转变。现在各种现实条件对我们不利,所以,及时撤退和回防,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粟裕大将身经百战,他当然能非常清醒地看到我军的劣势。我们的装备和资源比起美军来说本就落后,如今战线又长,我们已经无法发挥优势了。

之前的胜利固然可喜,但我军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绝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因此,我军主力部队决定回防,尽力撤退,保存力量。我们的撤退方向,正是华川地区。

当然,美国是绝对不可能让我们如愿的。他们打算趁着志愿军全面撤退的机会,阻断我方的退路,提前攻占华川地区,前后包抄,对我军实行合围。

1951年5月20日,美军在我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了突然袭击,并且在极短的时间里攻破了我军后续部队的防线。

此时,战局十分紧张,信息的传递是需要时间的。在美国全力向着华川地区进军时,志愿军华川地区的驻军对实际情况还一无所知。

敌在暗我在明,而且美军的装备和整体实力也不容小觑。一般情况下,战争优势的天平已经向美军倾斜了,他们获胜的可能性也很大。

然而,中国志愿军绝对不是一般的军队,我们创造的战绩也是非一般的战绩。等待着美军来临的,是粟裕大将领导的嫡系部队,是在解放战争中屡建奇功的王牌部队58师。

58师是一支钢铁一般的队伍,这里面的每一位战士都身经百战,也都经历过最危险的场面。他们在朝鲜保家卫国,早已经做好了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备。

在美军全力向华川地区开拔时,58师接到的命令却是:紧跟主力部队,抓紧时机向后撤退,尽可能留下更多补充能量的空间。

令行禁止,这是中国军队的每一位军人的原则。可是在华川地区,58师的师长却在没有接到任何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当时,师长本也想按照上级首长的指挥,带领战士们向后撤退。然而在准备行动之时,他却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他对身边的警卫员说:“仔细听,有没有听到什么爆炸的声音?就在我们周围,声音并不模糊。传令下去,所有人停止行动,原地待命。”

察觉到异常情况以后,师长也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美军的前锋部队来了。虽然他们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但事实就是,美军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后撤退,那才刚刚经历一场恶战的58师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也能拥有一点喘息的机会,或许可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来迎敌。

可这样的话,敌人在华川地区可以无所阻碍地前进,很快就能赶上我军的主力部队。我们决定撤退本身就是为了暂避锋芒,如果让他们闯过去,那我军的计划就全部泡汤。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美军越过华川地区。可是,能抵挡美军的,只有58师了。师长只经过了一瞬间的纠结,就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准备应战。

保存58师的战斗火力固然重要,可为主力部队争取机会则更加重要。任何时候,中国军人都必须要以大局为重。

敌众我寡,誓死不退

此时的58师,状态实在无法与全盛时期相比。在刚结束不久的恶战中,许多战斗精锐力量都牺牲或受重伤,没有办法再上战场。许多火药也用了大半,众多装备都已经受损严重。

就算志愿军有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原则,可加上轻伤员一起计算,58师的战斗人数也就一万人左右。一大部分人身上缠着绷带,这场面怎么看怎么壮烈。

然而美军是什么状况呢?夺取华川地区,是美军势在必得之事。所以,美军派过来的部队,完全是他们的精锐之师,战斗力极强。

更重要的是,美军还拥有二百多辆坦克和五百多门火炮,每位士兵手中几乎都握有重机枪。他们的战斗人员精神抖擞,几乎没有负伤的情况。总人数达到了30000多人。

两相对比,我军58师的状况可想而知。

所有将士们都知道,这场仗一到开打,大家或许会在战场上牺牲。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牵挂的家人,都有想念的家乡,可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

在师长的统一安排下,阵地被分为了两个部分。师长说:“我们和敌人的情况对比,大家都能看得清楚。现在,守在阵地上防御,几乎是没有作用的。我们要想掌握主动权,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以守代攻。”

师长打算采用两翼战术,把主要力量分配到东西两个方向,从两个方向同时进攻,把敌人的力量也化解到两个方向。

我军必须守住大后方,所以我们惯常使用的穿插战术绝对不能再次使用。两翼包抄,是当前的劣势情况下,我军能想出的最好的办法。

经过对敌人力量的分散,我军成功占领了战线附近的几个高地。自上而下进攻,场面局势一度好转。

不过,敌众我寡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敌人的人数比我军的三倍还多。即使战局有所好转,我军承担的压力也并没有减轻。

师长再一次面向全师下达了死命令:“全体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

一位名叫卜广德的战斗英雄,在这场战役当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和战友们一起与敌人抢占一个阵地,双方都以军旗为信物。我军的军旗被握在卜广德的手中,他也奋勇当先,始终牢牢保护着军旗。

与敌人的战斗持续了三天三夜,他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地进攻。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卜广德看着自己身上的军旗,始终站立着不肯倒下。此时此刻,他的身上已经中了好几枪。

千钧一发之时,他拿着军旗向前冲,并在敌人的面前把军旗插进了阵地之上。做完这一切以后,他顶着敌人的攻击,第一时间把敌人的军旗砍倒在地,成功捍卫了我军的尊严。

到最后,他的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从头到脚几乎都是枪伤和刀伤。他血肉模糊,却始终保持着屹立不倒。他就好像另一种意义上的旗帜,用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军旗。

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战友们,看到高地之上高高飘扬的军旗,看到军旗旁边站立的已经看不清面容的血人卜广德,每个人都泪湿眼眶。

战友的付出,让他们更有动力。不惧一切代价,誓死守住华川地区,誓死守住战友的牺牲价值,他们退无可退。

彭德怀彭老总在得知此事以后,对钢铁般的王牌军队58师大加赞赏。他说:“这是一支榜样和楷模之师,他们在最危急的情况下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也付出了最大的牺牲。”

当然,指挥部也第一时间调出了救援部队。60师正在紧急奔赴华川地区的战场,并做好了从58师手中接过守护阵地的任务的准备。

此时此刻,在美军的眼中,58师就好像是一支打不穿的队伍,一堵打不透的铜墙铁壁。他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战术,也在战场上打出了各种各样的配合,然而华川地区还是被掌控在我军的手中。

仅仅只有一万人的58师,注定会成为美军三万多人终生的噩梦。

素有“战场之狐”之名的李奇微,一向以战术诡谲著称。可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似乎也束手无策。

有人提议,不如利用我军空中力量薄弱的特点,从空中对华川阻击战的防线进行突破。只要空军可以带着陆军部队以及装备从空中绕到58师的大后方,那么美军的前后力量就可以对我军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李奇微却说:“现在这种情况,我们自己再经不起一点损失。如果从空中飞,他们把我们打下来了,无端损耗的资源该怎么来弥补?这个办法,实在太过于冒险。”

战局的演变,迫使美军不得不采用保守战术。而在保守的前提下,唯一一个有希望破局的办法,也被他们亲口否认。

仅仅依靠陆军来突破58师的防线,这对于美军来说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58师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可这道防线却始终坚固。

而且,以守代攻的战术,确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虽然我军有二千七百多名战士伤亡,但美军却被歼灭了7000多人,这实在是个震撼的奇迹。

1951年6月8日凌晨,60师赶到了华川地区,并及时补充战力,稳稳地从58师手中接过了守护阵地的重任。

在战场上浴血拼搏了十多天的58师的战士们,也终于能够暂下火线,得到一点休整的空间。

这场华川阻击战,放到整个世界的军事战争实践中进行对比,都堪称一个奇迹。

战争开始之前,美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兵强马壮,而我军却刚刚经历一场恶战,将疲惫,装备紧缺。美军人数三万余众,个个精神抖擞,我军只有约一万人,其中还包括轻伤员。美军拥有数量可观的坦克和火炮,我军却只有一点储备不足的自带武器和缴获物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场双方实力悬殊的战斗。不管从什么视角来预测,我军都会丢失华川地区。

然而,粟裕大将的嫡系部队、我军的王牌部队58师,就是一支不走寻常路的部队。我们在最可怕的情况中坚守着,获得了这场阻击战的完全胜利。

只有英勇团结的中国军队,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如此光辉的奇迹。只有英勇团结的中国人,才能一次又一次挽大厦于将倾,把中国的大国力量展现在世界各国的眼前。

结语:

华川阻击战,这场战役在后来的中国军事学院中被反复提及。干脆果断的决策、恰如其分的战术、全军上下的团结、视死如归的精神,每一位58师的战士,共同造就了这场军事史上的奇迹。

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不管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中国人也是一群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在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支撑着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