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科幻小说 冲出全球级热度

刘慈欣《三体》所描述的「三体文明」不断地在毁灭中重生。(Netflix提供)

《三体》以文革为故事起源的背景,向外星文明传递讯息。(Netflix提供)

《三体》中人类科学受到「三体文明」的「绑架」。(Netflix提供)

《三体》作者刘慈欣。(摘自网路)

在台推出的《三体》套书迄今仍热销。(猫头鹰出版)

如果人类不断向宇宙发出讯号,宇宙是否会有邻居回应?如何回应?如果外星生物将在400年后来到地球将人类灭绝,人类能如何反制?近日大陆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被改编为影集于Netflix上线播出,影视带动下2023年由猫头鹰出版在台推出的《三体》套书迄今热销。字数达百万字的小说在阅读碎片化的当代,仍能乘坐想像的幻舱冲出「宇宙级」的热度!

《三体》融合科学与哲学

《三体》原是刘慈欣在2006年于《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的长篇科幻小说,2008年在两岸分别推出繁、简中文版单行本,续作《三体II:黑暗森林》和《三体III:死神永生》也分别在2008与2010年出版。小说的英文版由Tor Books于2014年出版,并于2015年获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所办的「星云奖」最佳小说奖,成为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亚洲作家作品。

前任美国总统欧巴马在2017年即将卸任前,曾在访谈中表示读小说能够逃避现实,在繁忙的工作中转换一下脑袋,当时他就正在读《三体》「充满狂放的想像,规模宏大的剧情几乎让国会的质询变得无关紧要。」虽说原是为了逃避现实而读,结果却发现这部科幻小说十分深刻。《冰与火之歌》作者,擅长奇幻、科幻风格的乔治.马汀也曾表示,《三体》是一部突破性的小说,融合科学与哲学猜想而独树一格。

《三体》繁中版主编王正纬指出,该套作品去年在日本亦大受好评,游戏设计师小岛秀夫也曾表示这部作品在娱乐性、文学性和共通性上取得微妙的平衡。小说背景设定在文革期间,中国大陆科学家叶文洁经历父亲被斗身亡,对人性失望的她向外太星文明发出了讯号,遂牵扯出一场攸关地球存亡的宇宙战争。和传统的「硬科幻」小说有别,这部作品探讨的多是人类做为一个群体,在面临生存危机时如何因应与自处,伦理道德又会如何发展。

期待创造新世界观

王正纬表示,华人科幻作品发展得很晚,主要在于创造世界观上没有太多的经验,一如刘慈欣在《三体》前传《球状闪电》后记所言,西方科幻小说有着大量的想像世界,如法兰克.赫伯特创造出错综复杂的沙丘帝国、布里安.阿尔迪斯的温室雨林,以及从自然科学和历史角度看都不可能存在的巴比伦塔等,「 这些想像世界构造得那么精确鲜活,以至于读者时常问自己,它们是不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真的存在?反观华文科幻,最大缺憾就是没有留下这样的想像世界,华文科幻作者创造自己世界的欲望并不强,他们满足于在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世界中,演绎自己的故事。」

刘慈欣指出,要创造一个在所有细节上都栩栩如生的想像世界是十分困难的,需要游刃有余的想像力和从虚无中创世纪的造物主的气魄,而这两者正是我们的文化所缺乏的。王正纬分析,传统科幻迷重视科学设定,「《三体》给的设定是近代物理学、天文学讨论的议题,以假设性方式来讲述,没有定论也就较有想像空间,在理解上也并不困难。」加上人物刻画成功,小说也很有画面感,因此打开了读者广度。

科幻小说实则不仅只是打开想像的宇宙,让人逃离现实生活,人类甚至是以科幻小说来面对未来战争!法国在2018年创立了国防创新机构,招聘4到5名科幻小说家组成「红队」,透过他们对未来的构想,提供战略军事专家模拟和预防。美国科幻作家拉瑞.尼文和杰瑞.普内尔也曾帮NASA成立公民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了雷根政府时期的一些太空计划;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也咨询了一些科幻作家的意见,摸拟五角大厦可能发生的攻击场面,进而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