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以“水运淮安”答卷 重塑“运河之都”繁华盛景
淮安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绵延两千余年的运河,与横亘东西的千里淮河在淮安相拥而聚,造就了淮安“运河之都”的美名。近年来,市交通港航部门紧抓淮安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水运江苏”建设等重大机遇,持续挖掘独特的水运资源优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力书写“水运淮安”新篇章。
航道成网焕新“水运淮安”。 内河水运是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运发展,因地制宜推动形成纵横贯通、辐射流域、通江达海、连城达港的内河干线航道网。在“水运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之际,首批开工、首个完工并竣工验收的磨涧河航道,体现了“淮安速度”、诠释了“淮安担当”、交上了“淮安答卷”。目前,淮安市拥有航道73条,航道总里程1483公里,三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占比16.7%,位列江苏省第二。盐河航道、淮河出海航道(红山头至京杭运河段)纳入《江苏省干线航道网规划(2023-2035年)》,淮安市拥有京杭运河、盐河、淮河出海航道3条二级航道和金宝航道、张福河航道2条三级航道,规划二级航道里程由91公里增至297公里,为原先3倍有余。磨涧河航道等5条通港达园专支线航道纳入省规划,数量位居江苏省第一。在内河航运的赛道上,淮安正乘风破浪而行。
绿色智慧激活“枢纽经济”。京杭运河淮安段全长61.8公里,水面壮阔、船行如织,是苏北段中最繁忙的航段。2019年淮安市先行启动淮安船闸至九龙湖公园段16km示范区建设,作为江苏省4个代表性航段之一予以重点打造,并于2020年高质高效完成。2021年淮安市科学谋划京杭运河淮安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约6.7亿元,2022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全线完工,在苏北四市率先完成项目档案审查和交工质量核验,具备交工验收条件。在努力提升水运绿色发展品质、建设美丽港航的同时,淮安港航部门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水运智慧服务能力。在江苏省率先试点5G+无人机自动巡航。《船舶超高检测和闸桥安全防碰撞预警装置》获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创新大赛优秀奖,《一种船舶垃圾生态环保低碳循环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提前完成港口岸电三年建设任务,岸电设施覆盖率100%。试点打造近零碳船闸、近零碳服务区,建成试运行淮河、盐河航道感知设施和市县两级航网运行监测中心。淮安港三期、黄码港、中天钢铁码头3个项目入选省智慧港口建设重点项目清单。精准高效的智慧水运,为淮安实现从古代繁华漕运中心到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华丽转身蓄势赋能。
“黄金水道”流淌“黄金效益”。黄码港产业园的发展是淮安补链强链延链,积极探索“前港后产、港产融合”发展模式的生动实践,同时也是淮安水运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淮安市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为境内企业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吸引了淮钢、井神盐化、清江石化、国信电厂、富强新材料等一大批产业项目,已形成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等沿河产业群(带),12个百亿级项目陆续在运河、盐河等干线航道沿线落地开工,“黄金水道”招鸾引凤作用持续显现。境内盐河成为重大产业布局走廊,布局企业57家,其中吸引中天钢铁、巨石玻纤新材料、捷泰新能源等百亿级企业4家。如今,淮安市正在编制“盐河产业带发展规划”,推动盐河产业集群发展,未来有望形成钢铁深加工、光伏玻璃、新材料等多个千亿级规模产业群。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盐河这条“黄金水道”在新时代“展翅腾飞”,持续释放“淌金流银”效益。
(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