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攜手工研院開發石膏板再利用技術 共創建材永續
工研院发表石膏板再利用技术,将废弃石膏重新回用于石膏板制程,提升建材再生利用效能,共创建材永续。工研院/提供
石膏板是建筑领域中常见的建材之一,其耐火、耐潮湿、不易变形、不易龟裂等特性,广泛应用在室内隔间、天花板、墙壁等结构。因应减碳,绿建筑节能减碳永续环保已成趋势,各国均致力于让废弃石膏板回到石膏板制程使用。在环境部支持下,工研院日前举办「营建资材循环再利用技术计划成果发表会」,发表石膏板再利用技术,将废弃石膏重新回用于石膏板制程,提升建材再生利用效能,共创建材永续。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所长邱国展表示,环境部与工研院共同开发石膏板再利用技术,使废弃石膏板可以回到生产制程中,产出新的石膏板材,并通过循环测试。石膏板再利用技术可将废石膏板中的杂质去除,重新回用于石膏板制程,制程中再生石膏的添加量可达30%,并且导入调湿、抗菌材料,创造废石膏从摇篮到摇篮的生命新旅程,不只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提升建材再生利用的效能,落实绿建材在建筑产业的使用,该技术也与国内建材业者合作,加速技术落地实现,预计可增加2.7万吨废石膏板循环量。
根据环境部估计,台湾每年约产生10万公吨以上的废弃石膏板,以往废弃石膏建材多并入混和营建废弃物以掩埋方式处理,仅少部分再利用为控制性低强度回填材料(CLSM),为因应减碳趋势,各国均致力于让废弃石膏板回到石膏板制程使用。
工研院擘划「2035技术策略与蓝图」,聚焦「智慧生活」、「健康乐活」、「永续环境」、「韧性社会」、「智慧化致能技术」等领域,其中「永续环境」以需求使用、能源供给、低碳制造、环境永续四大面向前瞻技术,带领产业从制造低碳化迈向低碳制造之道,本次工研院与国内建材业者合作,不仅帮原先废弃的石膏板建材找到高值应用管道,减少废弃物的产生,还提升建材再生利用的效能,让自然资源循环使用,使未来世代能持续朝永续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