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永续 嘉县府带头做起

嘉义县政府从源头思考,首创「农业剩余资材循环再利用计划」,将农废再制成产品,降低环境负担,图为嘉义县长翁章梁(左)与嘉县环保局长张辉川(右)示范处理废农膜场景。(嘉义县政府提供/吕妍庭嘉义传真)

嘉义县过去是台湾的粮仓,迈向「农工大县」过程中,农业仍扮演重要角色,在耕作时,使用相关耗材而产生许多农业资材废弃物,因此,县府从源头思考,首创推出「农业剩余资材循环再利用计划」,将农废再制成产品,降低环境负担。

农民栽种丝瓜、番茄、瓜果等作物,大量使用「农膜」,可抑制杂草生长、防止雨水冲刷,还能反射阳光、调节温湿度,减少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是农业不可或缺的资材,但属于消耗品,需不断汰旧换新,却无法回收。

过去,废农膜多以焚化炉焚烧,部分被随意弃置、掩埋,造成环境污染,今年我们订定「农业剩余资材(废农膜)资源循环清除处理原则」,设立集中暂置场,媒合辖内再利用业者收受废农膜,实现从源头到清运、再利用。农膜透过水洗、破碎、热处理、押出等程序,再制成塑胶粒料,进而制成垃圾袋、塑胶瓶、塑胶花盆、人造花草等再生产品。

嘉义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农渔特产丰饶,除了农膜,像是废弃牡蛎壳及废蚵绳,也造成环境脏乱问题,为此,县府回收废弃牡蛎壳及废蚵绳,完成全台首座合法废蚵壳暂存场,并率先全国试办废蚵绳回收,将废蚵壳、废蚵绳再制成产品,成功推动循环经济,也以「不『蚵』能任务─绳奇活线」专案在一项城市治理评比中拿下环境保护组首奖。

县府团队持续努力实现环境永续,我们全力辅导农民、透过农会协助,并与废塑胶再利用业者共同合作,宣导农膜回收,开创循环经济,让农业剩余资材不再是环境污染,而是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