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个性化,年轻人重塑婚庆产业链
本报记者 陈子帅“没有红包,没有难题:中国年轻人选择简单省事的婚礼。”新加坡《海峡时报》近日报道称,在中国,曾被认为必须遵守的婚礼习俗正发生变化,年轻人“抛弃”烦琐的婚礼流程……近来,“极简婚礼”“三无婚礼”频繁登上互联网热搜,引发社会对婚礼形式的讨论。中国年轻人推崇更简约和“以我为主”的婚礼,背后有哪些原因?婚礼形式的变化,又对婚庆产业带来何种影响?“婚礼从开场到开吃,全程只用7分钟”
山东滨州的郑女士今年9月底刚办完婚礼,她用“7分钟就‘开饭’”来总结这场仪式。“没有任何煽情的环节,没有找伴郎伴娘,自己主持……从开场到开吃,全程只用了7分钟。”她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删繁就简的感觉很棒,想要的效果基本都达到了。”
“婚礼仪式的时间越来越短。”沈阳的婚庆主持人彦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根据他的业务经验来看,以前一场婚礼持续40分钟甚至1个小时,目前平均时间在20分钟左右。“我主持过最短的一场婚礼,从主持人开场到结束,总共5分钟。大致流程是,我先代表新人感谢台下亲朋好友出席,接着两位新人携手上台,鞠躬致谢,交换戒指,然后退场开席。”彦锋说,如今正值结婚年龄的00后或95后,夫妻两人通常来自天南海北,参加婚礼的亲友人数相对较少,仪式或习俗就会简略。
翻阅社交媒体平台,你会发现不少年轻人正在分享他们的“极简结婚攻略”,教你如何简化流程,“轻松上阵”。《环球时报》记者关注到,一种名为“三无婚礼”(指无接亲、无车队、无主持)的结婚形式正在被少部分人接受,在他们看来,追求实用主义、减少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并不影响婚姻的幸福程度。
年轻人除了在婚礼流程上“做减法”外,在婚车、婚礼场地的选择以及婚宴的安排上,也各具特色,充满松弛感。因此许多媒体形容称,年轻人正在“整顿婚礼”。《海峡时报》称,有些新人用蔬菜和水果做装饰,让宾客在婚庆结束后带回家;有人用共享单车代替豪华轿车接新娘;还有人选择在快餐店办酒席。新加坡《联合早报》还提到,中国年轻人的婚宴正流行以“奶茶”代酒,他们认为这样的婚礼“既个性有趣,又不失氛围”,并且考虑到受邀宾客多为年轻人,平时很少喝酒。
早起化妆拍摄是不少准新娘的“痛点”,如今这一环节也有了新方案。摄影品牌主理人大禾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最近市场上刮起“预制拍摄风”,新人苦于婚礼当天烦琐的流程,担心没有时间精心拍摄和挑选照片,因此会提前10多天拍摄婚礼照片。“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新人在结婚当天更加轻松,还能够及时把照片发‘朋友圈’。”大禾说,这一现象在上海、浙江等地区更为流行,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时尚氛围浓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当地的婚庆摄影行业比较发达。
实际上,社会各界也在积极倡导举办“极简婚礼”,多地已经采取措施推进移风易俗。根据公开报道,有的省市出台了《婚事新办指南》,倡导取消繁文缛节、形成节俭之风。《环球时报》记者此前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地区的公交集团还推出公交婚车业务。“更注重婚礼的实质和内涵”极简婚礼让新人卸下负担,给宾客带来了新体验。但实际上,举办这样一场婚礼,目的并不完全是为了省钱。
“谈不上省钱,只能说预算花的地方不一样。”一名在网上分享婚礼攻略的博主告诉记者,他们没准备车队和“堵门”红包,省下来的钱用来租更漂亮的婚纱以及请更好的摄影师。还有不少网友认为,简单操办婚礼,最主要是为了取悦自己。主持人彦锋还提到,这种极简婚礼受到“内向i人”的青睐。
一位酒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婚礼的流程变短了,但创意越来越多。许多新人会在宴会现场设置签到墙,用拍立得给来宾拍照,“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新人希望宾客能有更好的体验。”记者观察到,如今年轻人更注重婚礼的个性化和定制化。从婚礼主题、场地布置到婚礼服务等,新人们希望打造独一无二的婚礼体验。像森系婚礼、星空婚礼、花园婚礼等富有个性色彩的婚礼风格,成为不少新人的选择。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人的婚礼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的变化:1949年至上世纪80年代,人们通常简约办婚礼,甚至一小群亲朋好友在一起喝点茶,吃点花生和糖果,“两个铺盖卷在一起就算结婚”;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婚礼上花费较多,婚礼形式普遍比较隆重;2020年以后,婚礼形式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和差异化趋势。谈及这些变化,王琪延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婚礼过去通常由家长主导,如今“权力”下放,年轻人开始随心所欲办自己想办的婚礼;另一方面,传统的婚礼流程较多,今天的年轻人更推崇简约化的表达方式。
“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它反映了年轻人对婚礼的个性化追求和独立思考。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婚礼形式,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创新。与此同时,婚礼形式的变化也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变化。江瀚说:“现在年轻人更注重婚礼的实质和内涵,他们希望婚礼能体现自己的情感和价值观。这种观念的变化体现了年轻人对于自我价值和情感表达的重视。”
《联合早报》援引中国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称,近八成受访青年支持极简婚礼;六成多受访青年认为极简婚礼的流行是年轻人追求个性化和自由的体现。山东滨州的郑女士也告诉记者,对于举办极简婚礼,“父母很支持,宾客的反响也都很不错。”
不过,《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极简婚礼”的普及程度并没有很高,尽管多数年轻人表示支持这一形式,但很多人在实际办婚礼时仍会遵照传统。彦锋介绍说,根据他主持的婚礼来看,大约三成新人愿意简化婚礼仪式。今年7月举行婚礼的王女士说,“通宵布置酒店,凌晨4点就起来化妆,一天换多套礼服……真的很辛苦,但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希望它越隆重越好。”记者咨询了全国多家婚庆服务公司,负责接待的人员表示,“传统婚礼形式”仍是主流,但操办方式发生了变化,并且新人在消费时明显趋于理性,不是一味追求奢华或排场。
“婚庆+”产业链不断延长年轻人对婚礼的个性化需求持续增长,推动婚庆产业的链条延长。《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如今“婚庆+”产业链不仅涵盖婚庆策划、婚纱礼服、摄影摄像、婚宴酒店、主持化妆、统筹执行、喜饼喜酒、花艺甜品等以婚庆为核心的多个细分领域,还延伸到装修、家电、黄金珠宝等40多个相关行业。
“婚礼形式的变化让婚庆产业链更加丰富和多元。”广东省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恒韵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站式婚礼”越来越火,相关机构提供全方位婚礼服务,满足年轻人省时省力的需求。还有户外婚礼场地、主题婚礼策划等新业态也层出不穷,受到年轻人追捧。与此同时,拍摄行业也不断创新。新中式、胶片、森系摄影风格重新流行起来,贴合年轻人对品质和个性的追求。记者还关注到,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目的地婚礼”是文旅+婚礼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人将婚礼、婚纱摄影和蜜月旅行结合起来。据公开报道,在云南、新疆、四川、海南等地的热门景区,“目的地婚礼”已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商业模式。据统计,2023年大理举办了4400多场“目的地婚礼”,平均每天超10场。
恒韵表示,品牌价值和仪式感成为年轻人选择婚庆服务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市场上大量中小型企业竞争激烈,缺乏头部效应的企业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品牌建设和推广面临挑战。“而接下来,面对新生代年轻人对服务品质的精益求精,婚庆行业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行业监管和规范。”
“婚庆行业变化非常大。”彦锋告诉记者,在沈阳,过去大街上有大大小小的婚庆公司,但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强调婚礼的定制化和精品化,许多小型婚庆公司已被时代淘汰,剩下的是那些在创意和品质上有竞争优势的从业者。“一些年龄偏大、思想观念与年轻人不符的主持人或司仪甚至也受到了影响。”
展望未来,婚礼形式和婚庆产业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恒韵告诉记者,未来婚礼形式将更注重情感表达和创意,婚礼不矫情、不造作、有情绪价值。婚礼规模和人数将不断缩小,朝“小而美”方向发展,从社交属性逐步转变为家庭建设属性。对婚庆产业而言,“新人们对个性化、悦己化需求的增加,对婚庆团队专业化程度需求的提升,以及跨界合作和创新理念等因素,都在不断倒逼婚庆行业相关企业向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恒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