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秒最长掌声 李克强心系经济到最后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发表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结束后获得全场长达约20秒的热烈掌声。(中新社)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全国两会做任内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口头报告仅花了近一小时,大篇幅讲述民生经济,听不出有特别的情绪。当报告结束,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李克强照例向坐在台下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深深一鞠躬,掌声也「依依不舍」持续约20秒,是全场报告中历时最久的掌声,伴随他回到座位就坐后才停下,象征着李克强10年总理任期的落幕。

李克强就坐后,和身边的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交谈了一、两次,散场离开时,习近平先和李克强握手,才离开会场。

回顾李克强10年总理生涯,2013年甫就任,外界将他和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并列「习李体制」。当时外界认为,以李克强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的学历和共青团、河南、辽宁的从政经历,李克强将成为带领中国经济全力冲刺的主要舵手。

要问李克强留下什么让人印象深刻?可能直接联想到「李克强经济学」和「克强指数」。

英国巴克莱资本曾经总结李克强的经济政策,发现有三个重要支柱,包括:「不推出刺激措施」、「去杠杆化」以及「结构性改革」,其核心是向市场放权让利。虽然李克强本人从未明确提出过上述三大要素,但可从其相关政策见到蛛丝马迹。

此外,2007年,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告诉来访的美国驻华大使,他更喜欢通过三个指标来追踪辽宁的经济动向:全省铁路货运量、用电量和银行已放贷款量,以挤掉统计数字的水分,后来被称为「克强指数」。

纵使李克强在经济方面有独到见解,但在中共全党拥护习核心的领导下,李克强也很难施展拳脚。就拿疫情期间动辄封控城市来说,大量中小企业倒闭、许多民众没有收入,李克强多次颁布措施舒缓经济衰退,包括「地摊经济」,并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民生」,强调不能因为疫情而让人民降低生活品质,但都不敌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清零政策」。

报告尾声,李克强对今年政府工作提出八点「建议」,包括扩大内需、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国企改革、吸引外资、化解金融风险、保障基本民生等,心系着经济发展直到最后一刻。接任者李强要如何擘画中国大陆的发展蓝图,在后疫情时代拚经济,各界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