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ala拚2年内IPO 执行长:将以台湾市场为优先

(图左至右为iKala独立董事简立峰、iKala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程世嘉、iKala共同创办人暨技术长龚师贤。图/刘季清)

AI新创公司iKala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程世嘉12日表示,iKala发展10年,现在正式开始启动IPO,接下来将会以台湾市场为优先选择,目标要在2年内上市。

iKala目前营收结构分为云端以及网红行销,云端部分占比约六成,网红行销则占约四成,2021年营收达到10亿元大关,年成长率40%。其中,云端业务预期在未来几年的复合成长率将成长约30%~40%,网红行销也搭着浪潮快速起飞。程世嘉说,看准台中为游戏产业及精密机械产业的汇聚地,今年也将至台中设立新办公室,目前已展开招募云端业务以及技术服务人才。

程世嘉表示,选择挂牌以「家乡优先」,除了台湾是iKala的发源地以外,主要也是因为看到近两年台湾的资本市场已逐渐开始接受软体新创、云端公司。未来iKala若顺利在台湾挂牌,将有望成为台湾第一家上市的MarTech(行销科技)公司。

因应疫情过后带动的远距办公浪潮,程世嘉表示,iKala新办公室整修过后,全面优化空间利用及功能性,将本来固定座位的格局重新设计为更多共享空间,将70%的座位规划为流动办公桌(Hot-Desk)。

考量到「人」为办公环境升级最重要的因素,且办公室作为实体空间,应提供人与人面对面沟通、交流所需的舒适环境,iKala升级后的交谊空间更扩大为2倍。而保持开放的同时,iKala也针对有个人专注、独立工作需求的员工,增设5间个人工作舱;亦将会议室远端协作设备升级,因应更多远距会议的工作模式。

程世嘉说,iKala原本就是数位原生的公司,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其实不大,而在去年本土疫情爆发后,iKala也针全体员工进行防疫调查,发现有42%的员工认为在家工作效率较佳、且约一半的员工在疫情后仍偏好能在家工作。

程世嘉观察,疫情过后,办公室的功能已经与过去大不相同,91%的iKala员工认为重返办公室不再只是工作,而是能够面对面与同事交流。因此除了办公室升级以外,iKala也提供更符合员工需求,且弹性、效率兼顾的混合办公环境,迈向「混合办公新常态」。

iKala目前员工约160人,预计到今年底前要征至200人,更广纳Z世代(介于1995年~2010年出生)人才。iKala共同创办人暨技术长龚师贤认为,Z世代高度重视公司文化与价值主张,以及工作弹性度与自主性,对于新兴数位科技拥有极大的学习力,并渴望能在短时间内能「自我实现」。目前iKala的工程团队约有近15%为Z世代员工,预期将逐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