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不低于1/3,这420家在审企业被抽中概率飙升

3月15日,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司司长严伯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幅提高现场检查比例,使现场检查覆盖率不低于拟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这也就是说,几乎每3家在审企业中,就将有1家面临现场检查的威慑。

第一财经根据易董数据统计显示,截至3月14日,A股IPO在审企业合计627家,其中创业板、科创板、深市主板、沪市主板、北交所分别为213 家、96 家、83家、121家、114家。

剔除已过会、提交注册的企业,最新排队未上会在审企业合计443家,再剔除22家已被抽中现场检查且尚在审核中的企业,剩余将有420家左右的企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较过往更高概率被抽中,面临监管层的现场检查。

自2021年以来,证券业协会组织了13场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签仪式,合计99家拟申报沪深上市的企业"中签",

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进行了5轮、4轮、3轮和1轮现场检查,分别有46 家、34 家、17 家、2 家企业"中签"。

其中,合计有53家企业在"中签"后撤单,1家终止注册、3家审核不通过,未通关率达到59%。

截至目前,这99家"中签"企业中,只有17家最终成功上市,如果扣除"中签"后撤回,再转道主板才成功上市的恒兴科技,那么,通关率只有16%左右。

其中,最为触目惊心的是2021年1月29日证监会正式发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下称《现场检查规定》)后的首轮抽签仪式。

当时有20家企业被抽中,17家撤单,3家坚持到最后的企业或是终止注册,或是审核不通过。该批现场检查可谓"全军覆没",终止率(包括撤回、审核不通过及终止注册,下同)100%。

6家企业在终止IPO后又重新申报,继续着IPO流程,其中的恒兴科技在更换保荐机构后成功上市。在问询中,恒兴科技将"一查即撤"的动作归结为前任保荐机构对自身工作质量缺乏足够信心,担心因工作质量使保荐机构自己可能面临被监管部门处罚的风险。

不过,根据3月15日证监会公布修订后的《现场检查规定》来看,"一查即撤"并不能免责,该怎么查还是要怎么查,该罚还是要罚。

修订后的《现场检查规定》强调"申报即担责",主要修订内容之一即明确检查期间撤回申请不影响检查实施,检查对象确定后,检查对象撤回发行申请不影响检查工作实施,也不影响证监会及交易所依法依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严伯进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这些线索,一经查实,严惩不贷,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力震慑那些试图带病闯关者,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